1. 首页
  2. 校企合作

浅谈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路

作者:淘博工业设计整理发布 日期:2014-12-13 人气:5136

 内容提要  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台州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台州发展文化产业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台州的优势是历史文化资源、现代文化事业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信息网络技术基础;台州的不足是认识不足、机制欠缺、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缺乏品牌、缺乏人才、基础薄弱。发展台州文化产业,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拓展思路,以优先发展现代传媒业、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和会展业为重点,以选择开发“绿心”,发展文化旅游业为切入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台州文化资源优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基础,走社会办产业、科技兴产业、品牌立产业、市场引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业的路子,着力壮大文化主体、扩大文化布局、增大文化实力、放大文化功能,并提出当前要优先考虑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图书发行集团。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进一步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从经济角度来看,人们生活消费需求不断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更多的钱投向非物质的方向,即向文化消费的方向转移。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甚至是无限的。同时对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文化的因素,因此,有人提出现代经济正在走向文化化。从文化角度来看,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借助于高科技的运用,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传播力量越来越强;而且,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在一起的知识经济,它的内涵就是文化。因此,现代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即文化的经济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文化产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从国外情况看,文化产业的范围涵盖了文化艺术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信息网络服务业、教育业、旅游业、体育业、广告业、会展业、咨询业等。[①]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基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这两个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上。

  (一)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功能。所谓经济功能,一是指它作为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构成了生产力中的文化生产力,直接为社会提供多姿多彩的各类文化消费品,构成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成为社会总产品的组成部分。二是指通过各类文化设施和现代传播手段,提供经济信息,传播普及有益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实行资源共享,间接或直接地促进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三是指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文化生产力的作用更为明显,一部影视作品、一幅名人字画,往往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转换而日益凸现。

    文化产业的突出作用,还集中体现在它的社会功能上。它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讴歌社会主义,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产业对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正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独特功能。

    文化还是社会经济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文化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不再构成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自然资源匮乏也不再意味着落后,关键在于对文化及其智力资源的拥有。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对文化产业的投资能产生乘数效应,因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文化娱乐产业将推动旅游业、宾馆、餐饮、交通、演艺市场;广告展览产业不仅推动咨询、公关、印刷、装潢、设计和服务市场,还将为吸引投资、商务和贸易活动带来大量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文化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一个世界范围的大规模结构调整的活动正在各国兴起。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对本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调整。我国在“十五”计划纲要中,也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十五”计划的主线。同时,“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同时又最能反映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国际化水平。据测算,如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则可分别增加9200万个或3亿个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且可以推动现代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解决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文化产业是最具爆发力的朝阳产业、强势产业,再加上它有形象好、无污染、品位高、附加值高等长处和优点,发展后劲十分强大。文化产业是21世纪新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可以大量吸纳民间投资、推动社会消费、提供就业岗位、增加人民收入,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超过物资生产部门,英国也在1950首次达到服务业就业超过劳动人口的50%,1960年到1980年美国就业人数增长43%,而艺术家、作家和娱乐表演人员的数量则猛增144%。在国内,1996年,上海的文化娱乐业为社会创造了4万个就业岗位。

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的经验已经充分地表明,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我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我市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开发我市的人力资源,有利于我市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利于我市扩大就业。就文化产业的特征而言,对高新技术具有极强的容载力和吸附力。产业中的广播影视、出版印刷、文化娱乐等既能成为高科技成果的终端载体,也能依托高科技力量扩张自身的市场优势。

    (三)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点,文化资源又是一种“软资源”,具有少污染或者无污染,可以多次开发、重复开发和不断转换的长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许多国外的政要、专家学者,不约而同都将其看成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日本知名学者日下公人在《新文化产业论》中断言,21世纪经济学将由文化与产业两个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成为经济进步的新形象。

    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首先表现为文化对经济的渗透,产品的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大,而物质形式的价值比重正相应地下降。在新增社会财富中,文化性的“软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般消费品生产,在当代已经着意通过其品牌、命名、设计将一定的文化形态、审美情趣,甚至价值观念附加于消费品之上,成为一定意义上的文化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文化内容在新兴产业产品价值构成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并出现大量的富有美感的科技含量的智能化产品。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新型复合材料、生物工程技术、设计艺术等正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文化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而且也是物质财富创造的重要来源,是现代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先看美国,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已达10%,在400家最富有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英国文化企业平均发展速度近两倍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日本的音像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体育产业在国内十大产业中排名第六。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十五”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六大报告都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据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在1996年就已颁布文件,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和发展。我省在1999年省委十届三次会议上决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突破口。我们台州市也在2000年的二次党代会上发出了“不断繁荣区域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大市”的号召。文化产业在我市已显示出了相当的发展潜力,成为涵养税源、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生力军。

    二、台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台州由于人文、地缘、经济、历史沿革等原因,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

    翻开台州的史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台州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曾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式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孕育了直追孔、孟故里的“小邹鲁”文化,滋养了鲁迅先生所折服的“台州式硬气”等等。据统计,台州诞生的世界和中国之最有近20项,如世界第一部关于蟋蟀研究的昆虫学专著《促织经》、世界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世界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填补我国兽医科学空白的巨著《民间兽医本草》。“台州乱弹”是文化部审定的中国318个地方剧种之一,仙居县的“针刺无骨花灯”有“中华第一灯”之誉。至清末,台州籍有文武状元6名,文武进士1091名,史籍立传的就有96人,其中有项斯、戴复古、齐召南等杰出历史文化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20位,等等。这些都是台州人民宝贵的文化资源。

悠久的历史,为台州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奇山秀水中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有自然景观62处,人文景观62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神仙居,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国清寺、台州府城墙、临海桃渚古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5处;临海桃渚国家地质公园,温岭中国大陆新世纪第一缕曙光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天台和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路桥十里长街、温岭市箬山镇、新河镇,仙居县皤滩古街,三门亭旁起义遗址、天台恐龙化石群与临海翼龙化石等,以及近年来新开发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临海桃渚景区、温岭长屿景区、方山——南嵩岩景区、市属三区之间的“绿心”等,还有全市5个博物馆收藏的26件国家一级文物、262件国家二级文物和2.5万余件一般文物,融古汇今,异彩纷呈。

    (二)现代文化事业基础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台州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据统计,台州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已占家庭支出的30%以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都市文化新格局已现雏形。

    截至2001年,台州已有7家公开发行的报刊,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各1家,县级广播电视台6家,体育场馆10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153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5个;电影放映单位370个。台州是浙江省最早将市场手段运用于文化事业的地级市之一。目前,全市社会办各类文化经营单位有6786家,其中娱乐场所503家、音像制品666家,图书报刊671家、体育经营场所2000多家,演出团体43家、印刷企业1785家、演出场所40家、网吧1075家。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从业人员10万多人,初步形成了10大门类、30多个项目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呈现出投资成分、经营项目、消费层次多元化的格局。

    (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优势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台州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腾飞。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全市现有星级旅游饭店33家、各类旅行社32家,拥有现代化的海港、航空港和便捷通畅的高速公路网。200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921.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1.8亿元;接待海外旅游者4.39万人,创汇3720万美元。台州市是全国市场化改革起步早、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总量和规模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的中上水平,文化市场容量大。到2003年底,我市国内生产总值992.78亿元,人均GDP为1796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6.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59元。由于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市民间积淀了一大批正在寻找发展出路的资本,由于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许多民营企业把投资文化产业当作提升企业档次,谋求自身发展的最佳选择。率先建立的市场机制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活力。

    (四)信息网络技术基础的优势

    台州的信息产业在改革的大潮中,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截至2002年底,台州全市固定电话达143.66万户,移动电话157.78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75.5部,互联网用户27.89万户,各项指标名列全国地级市前茅。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04%,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6.75%,有线电视用户95.23万户。截至2001年7月底,全市光纤行政村通达率76.1%,一张融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的台州宽带信息网基本形成,能为用户提供10M-1000M的宽带服务。

    三、台州市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文化创作日益繁荣,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和规范,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文化产业开始起步,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截至2002年台州文化行业(指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下同)GDP为35.86亿元,占GDP总量4.18%。这为我们全面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站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视角上审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很不成熟的自发发展阶段,我市文化产业目前仍然具有“低、小、散”的特征,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明显偏小,产业群体生长迟缓,产业链不长,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文化投资渠道不畅,文化产业政策不够健全配套,文化市场还未发育成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不适应,台州2001年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第5位,而社会发展水平居全省第9位,与现代化进程不适应,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是认识不足,机制欠缺。客观上,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功能担负着“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和鼓舞人”的任务,与产业功能的界线难以明确划分,加上某些部门片面强调宣传文化系统的特殊性,束缚了相关部门的手脚,因而文化行政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还心存顾虑,对巨大的文化需求熟视无睹,更缺少全面的战略构想与规划;主观上,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国家对文化事业统包统管的“惯性”不能很快消除,不少人固执地将文化看成是思想政治工具和消遣娱乐,没有全面深刻地认识文化产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没有用经济的办法,产业的方式来兴办文化产业。在体制上,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理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文化产业,文化行政部门陷于文化的具体事务之中,削弱了行业管理和宏观管理的职能。机制上,尚未具备产业发展所需的运行特征,大多数经营主体在运行机制方面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结构上分布不合理,多数文化企事业单位属于国有性质,投资渠道单一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的改变。分配上平均主义,人事制度缺乏流动、淘汰机制,不利于调动积极性。政策法规上,缺乏配套和规范,严重滞后于事物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引导规范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是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低。由于行政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文化市场人为地被(市、区两级11家行政职能部门)严重分割,各自都从自身部门利益出发,盲目审批,缺乏引导和管理,造成文化产业难以形成大的企业集团,产业结构多处于低、小、散的小规模分散化经营状态。截至2002年末,我市有文化经营单位6786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固定资产15亿元以上,平均每个单位不到15人,平均每个单位固定资产仅22万元。如新闻出版系统,全市6家报纸、8家广播电视台和广播台2001年经营收入近1亿元,平均每家仅714万元。又如文化局系统文化经营单位2287家,从业人员为10700人,固定资产为45038.4万元,2002年经营收入为35795.5万元,平均每家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和经营收入分别为4.68人、19.69万元、15.65万元。从市场化程度看,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还停留在简单的文化产品和娱乐服务阶段,文化要素市场,如文化艺术人才和劳务市场、产权市场、资金市场、中介市场等发育滞后,如有的文化有市无场,缺乏完备的交易和鉴定机构等。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国有资产不能实现重组和保值增值,文化事业结构不能按产业化要求进行调整。

    三是缺乏品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力不强。品牌是企业的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中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和知识产权。品牌不仅是高品质、高信誉、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集中体现,它凝聚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营销策略、文化内涵等各种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文化象征、形象的展现。从品牌的内涵上看,创造一个知名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知名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性能的认同,是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的载体,具有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巨大的创利能力、出口创汇能力。而我市的管理者既缺乏强烈的品牌意识,也缺少对经营者的引导,经营者更是盲目跟风要求申办,文化部门在审批时,有时也未全盘考虑,全面规划,造成目前文化产业中不少领域布局不合理,造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多过滥的经营单位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诱发了恶性竞争,结果是效益低下,形不成品牌,缺乏竞争力。如舞厅、游戏机等经营单位效益逐年下滑。至今,在文化方面,台州没有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

    四是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台州是一个新建市,建市至今仅9年,可以说是百业待举。台州文化产业基础很薄弱,文化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缺少文化集聚辐射的有效附着物和载体,市级缺少高品位的、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据分析测算,台州市基础设施指标居全省10.2位,市区居全省11个市区的第11位。市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文化氛围不浓。有资料显示,台州国民素质指标居全省末位。人才资源短缺、浪费和流失现象并存,既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名人名家名作,也缺乏熟悉市场经济与文化经营两门学科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从事文化产业人员总量偏小,学历偏低,素质参差不齐。

    (二)台州文化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台州发展文化产业,之所以存在上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思想观念陈旧。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一味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使文化领域形成很多观念上的误区,一些貌是正统的观念严重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一是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它作为特殊的产品属性,把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第一”变成“社会效益唯一”。其二是“文化不能提产业”,似乎一提产业必然导致文化的商品化。其三是“强调产业就会对公益性文化产生冲击”,等等。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认识不清,对文化的产业功能没有形成共识,看不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一些县(市、区)及职能部门的一些领导对文化产业仍没有形成具体概念,当然更谈不上考虑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二是体制改革滞后。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很大程度上的结症也在于体制的滞后。适宜市场化经营的一些领域,被当作纯公益性或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政事不分、政资不分、企事不分、条块分割,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集中度低,部分行业垄断严重,开放程度不高,市场竞争不充分。

三是发展阶段制约。长期以来,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解决居民的温饱,缓解物质产品的供给短缺,而对发展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视不够,时机也不够成熟。再加上台州历史上几次撤并,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带动力、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目前的台州市是1995年新建的,又是异地建市,建在原来的一个小镇上。因此,文化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市民素质相对不高。

四是投入不足,引导不力。其一是没有把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列入政府和财政预算,纳入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盘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和统筹安排,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盲目运作、各自为战的经营状态。至今在政府统计部门,文化产业也未单列,作为一种产业还没有正式户口。其二是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少、投资渠道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办文化的格局。其三是文化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不配套,没有形成具有前瞻性的、长期性的、稳定性的、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四、发展台州文化产业的思路建议

    “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②]当前,发展台州文化产业,必须从考察台州现实的基本市情和所面临的国内外大环境及时代特征入手,从台州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趋势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优先发展现代传媒业、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和会展业为重点,以选择开发“绿心”,发展文化旅游业为切入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台州文化资源优势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实际需求为基础,走社会办产业、科技兴产业、品牌立产业、市场引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业之路,使文化产业发展与当代国内、国际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市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台州建设成为繁荣、文明、优美的现代化港口大城市相适应,与台州历史文化地位相适应、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台州在全国、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位次相适应。

    (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拓展思路

对文化的认识问题,事关文化兴衰。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什么程度,文化就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文化不仅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而且可以成为一种经济产业,这项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服务以及经营为目标,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新兴产业,对长期置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必须解放思想,加快确立五个意识。

    一是政治意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在于它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作用是维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可见,社会主义文化承担着育人的功能,因此,强化政治意识,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要发挥文化的教育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二要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三要发挥文化的规范作用,养成文明的道德风尚;四要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

    二是资源意识。文化单位拥有许多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资源,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利用得好就会转化为财富;利用不好,就会造成闲置和浪费,甚至变成包袱。要善于挖掘、开发、利用资源,运用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发挥整合效应,促进资源不断增值。

    三是商品意识。文化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其使用价值完全是在流通过程中按照商品交换的方式,在满足他人的社会需要之后实现的。必须破除将文化产品看成是单纯精神产品的观念,树立文化产品既是精神产品更是商品的意识。

    四是市场意识。要注重研究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变化来组织文化产品的生产,用“适销对路”的产品去占领文化市场,引导文化消费;同时,通过市场运作,拓宽投入和经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五是效益意识。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同时又必须讲投入产出,讲成本核算,讲经济效益。如果不讲成本,不讲经济效益,就会失去市场,失去竞争力,失去观众读者,社会效益也就无法实现。必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佳化。破除文化是纯事业的观念,树立文化既是一种事业,也是一种产业的新观念;破除文化产品是纯精神产品的观念,树立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的新观念;破除文化工作是纯赔钱的观念,树立文化不仅需要投入也能够产出的新观念;破除把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相隔离的观念,树立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新观念,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思想氛围。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进展较慢,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点后面、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我市市情,充分考虑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特点,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结合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结构调整的步伐。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使各级文化结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分政府、企业和文化单位内部管理等三个层面。在政府层面上,当前要重点转变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理顺关系,实行政事分离,政企分开,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在抓统筹规划,抓主体培育,抓法规完善,抓市场监管上,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在企业层面上,应区分不同性质,积极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在文化单位内部管理上,要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应抓好六个方面的调整:一要调整文化事业和产业的比例结构,按照功能分类,剥离承担新闻宣传功能、公共文化教育功能、高雅艺术导向功能的文化单位,作为文化事业发展主体,由政府举办,其他逐步培育成市场主体。二要调整资源配置结构,按照集约化要求,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几个上规模、上档次的产业集团和文化单位。三是调整资源布局结构,加强文化设施的布点规划,适度集中文化设施,建设中心城市文化功能小区。加快副中心城市和中心镇的文化设施建设,增强文化辐射功能。四是调整政府文化投入结构,在确保投入较大加速度增长的基础上,逐步缩小人头经费的比例,扩大专项经费比重,把有限资金用在重大文化活动、艺术生产和文化建设上。五是调整文化投入主体结构,扩大文化投资的准入范围,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对文化的投入,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所有制的文化投入渠道。六是调整文化队伍结构,积极稳妥地加快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剥离一批后勤人员和不适应文化工作人员走向第三产业。

    (二)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文化产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流通的是商业形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二是文化服务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流通的是文化为其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附加值,包括创意、构思、咨询、设计、形象、宣传等。三是文化要素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流通的是各类文化生产的要素,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特别是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各类文化资源,包括品牌、商标、创意、剧本、剧目等。这些有形无形的资源通过市场实现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比重。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具有相生相长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刺激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市场的发育;文化市场的发育能够促进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在交易活动中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拓展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的商品交易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85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67个,超10亿元的4个,全市城乡商品市场成效额达542.9亿元。伴随着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我市的文化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市的要求看,台州的文化市场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文化要素市场更显得发展不足。

     一要以发展文化要素市场为重点,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促进文化市场各部分的全面发展,使文化市场成为连接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的基本纽带。在文化市场的三大组成部分中,目前我市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相对发达。我市共有各类文化、体育经营单位6786家,各类文化、体育经营单位数居全省各市前列,但在利润、税金和增加值方面还与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文化市场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文化要素市场,如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设备)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和劳务市场、文化中介市场、文化产权市场等,在我市则刚开始发育或有待发育,如我市文化局系统文化艺术经纪与代理业仅1家,从业人员共4人。我市还没有形成以市场为中介的文化人才流动机制和文化人才的保障机制;我市还没有建立一项文化发展基金,虽然已建立了一些文化奖励基金,但资金力量十分薄弱;我市的文化中介市场也很不发达。这种状况阻碍了文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台州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现状看,我市开发和培育文化市场,尤其应着眼于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和劳务市场、文化中介市场、文化产权市场、版权市场等要素市场的开发和培育。

二要加强对市民的文化培养和教育,引导文化消费行为。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和能力,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引导、业务培训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市民的文化培养和教育,培养广大市民对文化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文化消费行为,转变文化消费观念,使市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培育、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同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加强对高雅艺术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品位。

三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进入市场流通的文化产品无疑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思想文化属性,可以产生一般物质产品所无法比拟的社会效应。但是,文化市场仅靠自身的运转,会不断促进文化企业或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去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把获得利润作为自身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道德教育等多种手段和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调控文化市场的运行,让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占主导地位。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健全管理体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规范文化市场行为,逐步使文化市场秩序走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大力培植“文化品牌”,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着力提高台州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文化品牌是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安身立命之本。在现代社会,品牌越来越有增值的趋势。因此,整合和发展台州文化产业,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推出一批名牌文化产品,形成若干个各门类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基地和中心,组成一批强大的支柱性文化产业群,提高文化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

    一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明确发展的重点,培育支柱产业。理论的完善将给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以指导和启示,提供所需的行为依据。应将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列入重点科研课题,结合其在经济社会中的支柱作用和长时期的主导主体地位,结合城市化进程,尽早制定文化产业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主要目标和战略部署,以及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市场行为、企业行为、法律行为等。根据台州现实的基本市情和所面临的国内外大环境及时代特征,根据台州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趋势,台州发展文化产业应以优先发展现代传媒业、文化旅游业、演艺娱乐业和会展业为重点,以选择开发“绿心”,发展文化旅游业为切入点比较合适。“绿心”是台州市所属三区包围的部分,面积约6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高,峰、峦、岭、塔、洞、岩等自然景观丰富,中间水网密集,江南水乡特色浓厚,人文景观也颇具特色。目前台州已成立“绿心”开发管理委员会,占地1338亩,总投资15亿元,集旅游、娱乐、休闲、度假、会议、会展、演艺、美食、商购、居住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项目——东方太阳城工程已启动,“绿心”的开发已初步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要积极开发台州历史文化资源,以地方特色创品牌。区域文化产业之独特文化个性是其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是最核心的“卖点”。要组织力量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价值评估,制定出符合台州实际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规划,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台州的区域特色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台州之所以成为台州的灵魂,必须十分珍惜、爱护,并不断加以弘扬。同时也要看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任何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扬弃、改造、更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要在研究区域民族文化上下功夫,努力发展民族特色;要在研究地方历史上下功夫,努力发展历史特色;要在研究人文风俗上下功夫,努力发展风情特色,着力打造区域文化的特色品牌。对哪些具有悠久的历史风貌、丰富的文化内涵、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广泛的社会影响的名城、名镇、名园、名馆、名人、名品,如天台国清寺、临海台州府城墙、桃渚抗倭古城、临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天台“石梁”、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大陈岛、玉环大鹿岛、临海国华珠算博物馆、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活佛济公”、黄岩蜜桔等,要以文化品牌牵引经济品牌。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产业发展,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发挥文化优势,提升经济品牌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将名人、名胜、文物、典籍和文化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到地方产品的设计、经营、服务、管理之中去,着力推进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

    三要以开展村落文化为重点,依托各地民风、民俗和传统节日,创建“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促进民间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创作等蓬勃发展。如仙居皤滩的古文化、临海桃渚的抗倭城、章安文化、上盘的花鼓、城西的黄沙狮子、温岭箬山、石塘的大奏鼓、渔村小吃等渔文化以及石头建筑、黄岩桔乡的放桔灯与间间亮、新前的武术、温岭等地的民间剧团、石雕、玉环坎门的鱼灯舞、椒江、天台的玻璃艺术、天台的围棋、茶道、“抬阁”、“大旗竹”、佛雕、左溪花鼓、三门蛇蟠千洞岛以及各地的民俗和民间工艺等等。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特色文化,做足、做活、做好文章,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要实施精品工程,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精品,扩大台州文化影响力。进一步狠抓重点门类、重点题材、优长项目的创作,力争每年推出一批重点、精品创作项目。对列入精品工程的项目,要加大力度,从政策上、从投入上切实关心、支持精品生产。加强对“精品工程”的领导,成立“精品工程”重点项目领导小组,集中人力、财力进行重点攻关。创新精品生产机制,探索尝试重大精品项目招投标制,善于利用全国的文化人才和文化资源为台州文化发展服务。

五要整合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以实力树品牌。整合资源,组建文化产业集团,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是“大市场、大流通”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取长补短、综合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减少周转环节的费用,发挥文化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促进文化企业更多地应用高新技术,增强竞争实力。当前我市应优先考虑组建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图书发行集团。第一,组建文化产业集团要以观念为先导,以资产为纽带,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市场手段和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优化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强强联合。第二要使文化企业集团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第三要尽可能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文化企业集团的组建。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产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六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化内容与形式,以科技育品牌。要组织力量研究如何广泛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各类文化资源,改造和提高传统文化产业,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艺术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改进自身技术设备,提高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贡献率,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生命周期。

     (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抓基层抓基本,夯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文化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程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既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需要。

    2002年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7965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59元。根据经济学一般规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层次即进入一个新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以精神消费和享受为主,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发展业余爱好等将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领域。我们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这一内在要求,自觉地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进台州经济和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完善多层次、多体制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网络,积极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形式,逐步满足求知、求美、求乐、求健、求新的需要。

    一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扩大文化投资的准入范围,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未禁 入的行业和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办文化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台州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尽快出台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门槛,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实行税金减负、税利返还政策、差别税率政策,是完善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其次要倾斜金融信贷政策。实行包括低息、无息、贴息等资助性信贷优惠政策,扶持文化生产资料、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第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政策。在政策上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发展个体私营、合伙经营、合资经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各种文化经营企业。按照社会事业社会办的原则,积极探索社会办文化的形式和渠道,探索文化活动组织方式的社会化。鼓励社会和企业资助、承办政府组织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鼓励对公益性文化设施、高雅艺术团的捐助,允许其以广告、冠名和门票经营等市场化办法获得补偿。此外,还可以发行文化基金彩票,通过股票市场等形式筹措资金发展文化产业。

    二要以强本固基为重点,完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以创建全国“文化”、“体育” 、“广电”等先进县为目标,以群众文化阵地网络建设、活动网络建设、队伍网络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为抓手,以县(市、区)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和省“东海明珠”工程等为龙头,带动和指导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和村落文化站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设立专项资金,下大力改变经济贫困乡镇文化设施差、文化活动少的状况,力争在“十五”期间,消灭乡镇“无级”文化站,辐射带动村落文化,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要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抓手,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注重研究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群众文化消费差异,完善街道、社区和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以各级群众文化辅导服务机构为龙头,以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为基础,逐步形成和完善城乡群众文化体系。城市群众性文化活动要以广场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以社区为重点,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联办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有利于社区文化正常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新模式。在农村,以村镇文化建设为重点,依托各地民风、民俗和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群众性的特色文化活动。

    四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设施是都市文化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把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作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来抓。要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的方针,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出精品的要求,在全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的重要文化设施和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化景观,重点建设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科技馆、体育中心、市民文化广场等。当前,特别要注重运用社会化的手段推动文化设施建设,在政府继续加大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批租、银行贷款、股票上市、社会投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五要多管齐下,培养和引进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文化人才,优化文化队伍结构,提高文化队伍素质。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有两类人才,即一大批出类拔萃、才华超群、德艺双馨的文化专业人才,一大批既熟悉艺术规律,又懂市场运作、善于管理的文化经营人才。要确立“不求所在,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用人观念,采取“拿来主义”,采取调动、聘请、兼职、讲学等多种形式能为我所用就是自己的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理人,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占领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千方百计地改善文化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各类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台州文化发展服务。

 

杭州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工业用品  品牌设计  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