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博采众长
  3. 设计培训

扎哈的抗争 | 43岁前,她没有一个建成项目,被戏称为“纸上建筑师”...

作者:淘博工业设计整理发布 日期:2020-07-22 人气:3478

1595414449(1).jpg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1950/10/31--2016/3/31
著名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

我认为,在生活中,你不需要太多;你需要朋友, 你需要做你喜欢做的事。——扎哈·哈迪德

I think that in life you don’t need too much; you need friends, you need to do what you like doing.——Zaha 

1595414500(1).jpg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天马行空,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成为地标性建筑。她无数次与男性一统建筑界天下的传统意识做抗争。而比起“建筑界的女魔头”,我更愿意将她称之为“曲线女王”。1595414530(1).jpg

1950年,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开明的家庭,称得上是一位上流社会的千金大小姐。她的父母相信教育能使人独立,在女儿身上投入了很多的期待。

1595414563.jpg

她父亲一位世交的儿子是名出色的建筑师,这位邻家哥哥对年幼的哈迪德产生了极大影响。另外,母亲的品位也深深影响了Zaha Hadid。从小扎哈就看着母亲在家里来“乾坤大移位”——因为母亲又买了标新立异的新家具。

1595414601(1).jpg

扎哈童年时代的巴格达,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现代理念,文化艺术氛围浓郁。这座城市希望通过建筑来塑造属于自己的城市身份,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阿尔瓦尔·阿尔托和勒·柯布西耶等建筑大师参与了整个城市的设计,这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引导她走向一条与传统巴格达女性不一样的路,在她的潜意识里播种了自由的种子

1595414631(1).jpg

11岁时,有一次Zaha Hadid看到了庞迪的建筑设计作品,便立志长大后要成为建筑师;可是18岁那年,扎哈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所天主教学校攻读的却是数学系。
1595414665(1).jpg

22岁时,全家为了她的学业移居英国伦敦(一说是“两伊战争”的原因,但是时间上不对)她开始了在著名的建筑学府——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履历。也开始要学会习惯伦敦生活、融入英国社会。

1595414707(1).jpg

这个时期的扎哈,幸运之处在于她当时的导师是,200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广州大剧院项目,扎哈赢得竞标,打败的其中一个对手就是她的老师傅库哈斯。

1595414735(1).jpg

这里插个话:关于广州大剧院的有一个传言,当年扎哈认为项目名称应该遵循国际上的做法,叫“广州歌剧院”;而业主方面更愿意参考北京大剧院,叫“广州大剧院”。双方对此互不相让加。


瞧扎哈这暴脾气和较真劲儿。姐不爽!连甲方爸爸也能不给面子。

1595414771(1).jpg

1977年,Zaha Hadid 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后,顺理成章加入大都会事务所(OMA)。在OMA扎哈开始在库哈斯手下干活,再后来还成了公司合伙人。扎哈的OMA生涯,前后合计两年零六个月。


在这期间,扎哈还同时,执教于AA建筑学院。与库哈斯的关系,真正从师生转变为同事。

1595414800(1).jpg

1982年,香港之峰俱乐部举行的国际建筑竞赛,收到了539份参赛作品,Zaha Hadid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然而哈迪德的这个作品初审就遭淘汰,只是201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日本建筑家矶崎新独具慧眼,把她的方案从废纸堆里捞了出来。

1595414830(1).jpg

矶崎新评价这个方案时说:“我被她那独特的表现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扎哈为此备受鼓舞,也坚定了她在这一行走下去的信念。那一年,Zaha Hadid 33岁。

1595414857.jpg

1987年,已经38岁的扎哈离开大都会事务所(OMA),创立个人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虽然她的设计中开始出现锐角尖顶、流动丝巾一样的长弧曲线,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和大多数初创公司一样,Zaha Hadid 参与竞标项目基本上只能“陪跑”。

1595415744(1).jpg

Zaha Hadid的成名之路可谓充满荆棘。尽管她很早就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大胆运用几何结构,获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一年多达四项,仍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她“怪异”的设计方案。


当时著名的主流建筑师罗伯特·亚当就曾尖锐地批评:“她根本不考虑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对其中生活工作的人有何不便。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只是满足她孩子一样的玩兴。”

1595415769(1).jpg

1992年,扎哈获得威尔士卡迪夫湾歌剧院竞标的一等奖,但该项目却因资金短缺而搁浅了,也有舆论的声音说,该项目真正被扼杀的原因是由于当地人的反对,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口音浓重,深色皮肤的外籍女建筑师来主持一幢威尔士重要文化建筑的建设。

1595415805(1).jpg

就这样,Zaha Hadid一边不断地拿奖,一边极度无奈地一路“陪跑”。直到43岁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一个设计方案得以落地兴建,仿佛是一种“魔咒”,从1982年香港获奖到1992年,扎哈渡过其职业生涯最为艰难的十年。也因此被戏称“纸上建筑师”。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个人风格的追求!


“25年前,有合伙人和我的学生日日夜夜为我工作,我们没有钱,也没什么作品,但他们相信这些,这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回忆起这段经历,扎哈曾如此说道。

1595415858(1).jpg

Zaha Hadid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机出现在了1993年。那一年她在1990年参与竞标,位于德国魏尔Vitra家具园里面的消防站终于宣告兴建完成。引起非常广泛的关注,甚至引起轰动。


扎哈终于有了第一个建成项目!Vitra消防站是扎哈名副其实的成名作。这一年,Zaha Hadid 43岁。

1595415898(1).jpg1595415909(1).jpg1595415921(1).jpg1595415937(1).jpg1595415950(1).jpg1595415962(1).jpg1595415974(1).jpg1595415986(1).jpg1595416012(1).jpg1595416024(1).jpg1595416034(1).jpg1595416046(1).jpg1595416058(1).jpg1595416071.jpg1595416082(1).jpg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