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博学多问
  3. 设计师故事

设计师许刚 材质再生-中国设计师系列

作者:淘博工业设计整理发布 日期:2020-12-25 人气:3282

微信图片_20201225142251.png

设计师  许刚

2013年米兰设计周上,有几盏水泥灯引起了很多西方媒体和网站的兴趣,其设计将粗粝的水泥塑造出简约禅意令人赞赏,作品背后是一个叫作“本土创造”的中 国团队,负责人叫许刚。听听他的设计理念。

01.png

精彩语录:

“我原本在做室内设计,一直想做点人文性的东西。我们在设计产品时用的水泥,都是由建筑废渣回收来的。我一直 很关注城市拆迁,拆迁是为了美好生活,但为了追求利益会产生各种矛盾。光靠我消化所有的残渣和废墟也不可能,但这是我作为一个设计师希望表达的态度。”

u=895879218,3731305669&fm=26&gp=0.jpg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q_70,c_zoom,w_640_images_20170829_b277b939415e464698fe420519dad5cf.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材质再生是最深刻的人文关怀

材质,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它的诞生、存在、消失与残留,都是这个时代的真实日常。而材质——无论物质或非物质,其可持续与循环再生,将会是未来最深刻的人文关怀。

src=http___assets.pushthink.com_uploads_photo_image_249977_3.jpg&refer=http___assets.pushthink.jpg

2019年10月,许刚参加了埃因霍温荷兰设计周。在“如果不是我们,那是谁?”的主题下,这届设计周展出的作品大多由农业和工业副产品制成,例如粪便、坚果壳、铝土矿以及最新一代的生物塑料制品。

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普及这些矿产类有限资源与生物类无限资源的循环利用,欧洲许多年轻人正在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将研究数据与成果开放给所有人。这种开源行为背后的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先的价值观,深深震撼了许刚。

src=http___assets.pushthink.com_uploads_photo_image_249997__DSC4175.jpg&refer=http___assets.pushthink.jpg

而宜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的承诺——到2020年,全球宜家门店的餐厅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用新的环保方法制作所有宜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可再生及回收材料,2025年实现送货上门过程中零排放等——也让许刚深感佩服。“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其伟大之处,不在于它可持续经营的想法或者所投入的大量资金与人力,而是这么大规模的一家公司,敢于冒这个风险对世人作出这个承诺,给自己下一个死命令,相当于壮士断腕。”



事实上,许刚早在调研工厂时就发现,中国在这个议题上也有贡献。荷兰设计周上的那些高科技装备,中国早就有了——相比之下,那些高科技装备反而显得有些“小儿科”。但默默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人群,不是什么异想天开、踌躇满志的建筑师、设计师或学者,而是拾荒者、“低端人口”、工业区收破烂的。为了一口饭,他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偷偷摸摸地回收废塑料垃圾,用各种土法降解并造成“新”塑料卖掉。他们无形中做了环保,却从来不被认可。有时候,你不能把中国一棍子打倒。

“可持续发展”,10年前对大众而言只是一个概念或噱头,如今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迫切话题。“它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趋势,人类已到了一个非面对不可的境地。”许刚说。



物质材料:无所谓贵贱和高低,没有废物和珍宝

许刚,“本土创造”创始人,坐标广州,北纬23°8',东经113°17'。他更为人熟知的标签是(掺了建筑回收废渣的)“水泥设计师”。

2012年,本土创造成立。彼时,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拆迁、重建,整个城市到处是建筑残渣和废墟。混凝土废渣作为廉价的工业遗存成为一种触目可及的常态。“城市的发展难以避免,拆迁是为了美好生活,可是重建起来的是什么?成为废料的物品是否能够用新的方法再次融进大家的衣食住行?”

带着这个问题,许刚开始了本土探索性和跨界的设计实验。他把混凝土形容为“母体”,是他审视、表达自己和社会的关系的介质。秉着“好奇、聆听、实践”的原则,许刚与团队在废旧材料领域里探索多种可能性:“造”,用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废渣再造产品;“不造”,探索罕见自然材料的可能性;“砼工石造”,以废渣材料开发新型建材产品。

8年时间,从最开始的被质疑、嘲讽到慢慢被接受,再到如今市面上常见的水泥产品,他们用行动改变了行业,也改变了大众对国内品牌的认知。例如含10%回收建筑废渣的“U”灯,生产8421个需消耗1.6万千克建筑废渣,相当于一栋160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微信图片_20201225143336.png

潮州及佛山,一个是全球最大日用瓷生产基地,一个是全球最大、最成熟的建筑陶瓷基地,都面临着每年数百万吨废瓷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有点瑕疵或破损、印花差一点的东西虽说是废品,但还是消耗了工人的劳动和高岭土资源。”于是,本土创造利用水泥的胶凝作用,将陶瓷边角料与混凝土相结合,回归到建材和简洁形态的日常性家具中。

生产过程中,许刚和团队放弃了更坚韧但不能降解于自然的塑料纤维,坚持采用更容易降解的植物纤维结合胶凝式矿物质。为了弥补其强度不足的缺陷,达到保证日常使用的需求,许刚和团队反复测试,目标只有一个:保证强度的同时能实现简单降解,用完丢在野外即能回到土的形态,减少对自然的二次伤害。这样的配比,既带有对工业化文明的敬意,又对能源消耗、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将混凝土的制造工艺锤炼得炉火纯青之后,本土创造也把精力放在更多非典型材料的研究上,他们选择材料仍遵循之前的标准,以就地取材为先。“除了混凝土、水磨石这些素材,我们还会挖掘一方水土的特有材料,如腾冲的火山岩、建水的紫陶等。”

在许刚看来,在形式与功能背后,是原材料、工艺与文化,无所谓贵贱和高低,没有废物和珍宝,而材质再生将会是未来最深刻的人文关怀。

u=1880568648,3193169096&fm=26&gp=0 (1).jpg

未来材料:回到根性,就地取材

立足当下,溯源回访,是为了指向未来。“我总在预测潮流趋势,每次都是准的。我猜,永恒的潮流应该是农造吧!”许刚在朋友圈里写道。

早在7年前就开始用3D打印技术做产品研发的许刚坚信,3D打印食品是未来的食品常态加工方式之一,3D打印机甚至像微波炉、烤箱或豆浆机那样,应该家家必备。

在“农造”实验中,他先从食品设计角度重新审视传统食材,改变其造型,赋予其新概念,打开年轻人的通道;其次是用3D打印工艺来提升传统食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许刚计划在2020年开设一家3D打印食品工厂,“只需购置100台3D打印机,配两名工人,就能每天生产大量月饼、绿豆糕和糖果等各种食品”。而研发打印所需的食材——如桶装的红豆沙、糯米或芝麻等,以及打印食品的“配方”或模型数据库,是许刚下一步的计划,“你毕竟不能要求家庭主妇们都来学3D Max建模”。

这些实验内容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和遥远,但许刚把这些比社会快半步的想法落地于一家叫作“治愈所”的集咖啡、美食、展览于一体的“全球首家慢闪店”。这家店开在年轻人最爱逛的潮流地带——广州天河南六运小区,装修设计非常“网红”,产品也很“酷炫”。最新一期展览的概念是纪念人类登月50周年,店内的每一款产品都以太空人的造型为核心玩各种花样。

许刚在这个项目上的每一发“子弹”都打在了当下年轻人的心坎上,但他的初衷简单至极,甚至可以说是朴素:让人明明白白地吃一颗糖——它从哪儿来的、谁做的、添加了什么。食物可溯性并不是新鲜话题,但落地到日常生活很困难。所以,农造的所有产品——如一颗来自福建宁德的红糖棒棒糖或云南保山朱苦拉的小粒咖啡,都没有名字,出现在可循环包装上的只是一组产地坐标值。

无论是广州地铁废料、佛山和潮州的废弃陶瓷、西藏牛粪还是农作物产品或3D打印食材,这种强调在地化的人文精神,与8年前许刚创立本土创造的初衷一脉相承:“本土”非地域概念,乃是精神标签,即在地、本源,指在每一个创造背后,首先回到根性,就地取材,读懂材料,寻求独一无二的“灵魂”。

生物塑料也是许刚全力研究的议题。2019年秋,他去云南保山朱苦拉一带考察小粒咖啡,发现咖啡果实中除去咖啡粒的部分——果浆和果皮,都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但以目前掌握的技术,他完全可以回收这些生物残渣,用技术转化成生物塑料,让它们变成一张椅子或桌子,哪天不需要时还能降解成有机肥重返大地。事实上,他认为绝大部分餐厨垃圾都可实现这一转化,并终有一天会代替塑料,“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一技术有着万亿元级别的市场”。



非物质材料:文化也要可持续发展

除了物质,文化也要可持续发展。在许刚看来,中国当下的设计、文化或艺术的现状,主要是两类:要么是拿着洛阳铲在“传统”里盗墓,盗出来什么就卖什么;要么是提着篮子在西方“超市”里采购,买回来什么就卖什么。“这话很刺耳,但真的就是这样。我们能不能从素养、审美、功能出发,去创造人与人、人与环境友好的美好生活?哪怕开始时像婴儿一样不成熟,没关系,你已经在开始探索。”

这是许刚思考的第三个方向:传统材料的当代创新应用,即在保留传统手艺灵魂的同时,让现代人更多接触并接受传统材料。广州商业餐饮空间“川隈杂谈”是他和他的“自由思考”团队在这方面的实践案例。这家“民艺馆里的餐厅”连续两年(2018年、2019年)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类别“最佳设计奖”、德国iF设计奖的室内设计奖及2018年英国餐厅酒吧设计奖等多个国际设计奖项。它也是红点奖成立64年至今中国大陆首家获得此奖的餐厅。

四川最寻常的竹子和荥经砂器,是川隈杂谈用来探索传统民艺进入其现代形式的入口的介质。许刚把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大海的竹编工艺与手艺人请到都市里的川菜馆,现场创作了一件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纯手工竹编作品。

许刚认为,红点和iF机构颁奖给川隈杂谈,并不是因为它的设计有多牛,而是对这种社会责任感和探索的表彰与鼓励,普通而日常但背后蕴含责任的行动,才是一种高级的觉醒。

2018年,获得红点奖后,许刚与川隈杂谈创始人欧阳荷芝重返四川,将这个奖杯亲自送到竹编师傅们的手里。翟贵华、卫白进、刘前兴、宋丽彬、许东兰、刘攀、刘俊熙——这些老手艺人在传统民艺商业转化的过程中获得了持续的订单,看到了发展前景,更收获了久违的尊严与认同感。

川隈杂谈创始人欧阳荷芝在与许刚及其团队的合作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可持续与再利用的影响力量。“现在很多餐饮和商业空间也在用竹编来做设计,比如深圳川菜馆马旺子的新店。但如果没有我们开这个头,他们可能不会这样做。”

从混凝土材料系列的产品开始,许刚从来就没有担心过被人模仿的问题,他甚至希望有人来模仿:“如果这个东西能让很多人知道和使用,才是真正地促进美好。”只要把研发的成本赚回来,他就打算开源全部配方、设计、使用方法与数据,这是许刚一直追求的产品的世界性与普适性:“我们不能够抱着‘非遗’等死,你要用设计的语言影响人,让传统活过来,重新融入当代商业。” 

一直以来,许刚都认为,“非物质遗产”项目做得再好,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那些传统只能作为将死之物进入博物馆、文物馆或档案馆。但是,当以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科技帮助人类实现社会发展的突破的时候,这些数百年沉淀的生命理解、社会责任与人文意识将作为物质与科技之外的补充,保证人工智能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