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博采众长
  3. 设计培训

薛雷奇:要做就做“入骨”的设计

作者:淘博工业设计整理发布 日期:2020-07-17 人气:2599

01f39c5caedb6ba801208f8b6e7399.jpg

站酷奖是由中国人气设计师社区站酷网主办的综合性设计奖项,“2018站酷奖”共收到来自全球的参赛作品数千份,经过2轮严谨的评审,最终191件作品入围,涉及16个类别,其中16樽站酷奖金奖和15樽评审特别奖也于2018 站酷奖之夜当晚揭晓。

“2018站酷奖”获得业界广泛认可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大家更多的关注获奖者们不为人知的创作之路,站酷网特邀“2018站酷奖”金奖得主们讲述获奖作品幕后的故事,毕竟你看得到他们台前的光鲜,却很少探得到他们幕后的付出,跟随小编一起来倾听他们的肺腑之言吧。


2018站酷奖工业产品设计类金奖获奖作品《K words千字杯》

千字杯中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学的美感,作品美观现代,简洁又不失表现力,用现代工艺唤起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依恋。白玉般的材质,带来平和舒缓的情感感受。通过交换“千字礼品”,寄托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向往。


嘉宾简介:薛雷奇(站酷ID:了草君liaocao),自由艺术家,创意设计师。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创作品:装置艺术「WU’sˉˊˇˋ 吾個四維」,书籍设计《走过江南》、《字趣未央》,产品设计「Kwords千字杯」。曾获2019年IF工业设计奖,2018年ICVA 国际视觉艺术理事会银奖,2018年站酷奖工业设计类金奖,2018年中国好设计优胜奖,2018年金点设计奖入围奖。



要做就做“入骨”的设计

——访2018站酷奖工业产品类金奖得主薛雷奇



站酷网: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站酷奖”的?从参赛投稿到入围,直至颁奖典礼的诸多环节中,令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环节是什么?为什么?

 

薛雷奇: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在站酷都有主页,比较多的是平面设计师,平时也很关注站酷这个网站,也因此知道站酷奖举办的事情。

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整个站酷组织的这次颁奖典礼,我觉得站酷奖相比国内大部分的奖来说,都是极为隆重的、正式的。相比于前期的宣传,现场效果更让我印象深刻和震撼。我感到站酷确实有很认真地想要把站酷奖做成一个知名的,有好的口碑的一个奖项。这一点我觉得很荣幸,获奖也感到非常值得。

 

 

站酷网:此次获得2018站酷奖工业产品类金奖的作品《K words 千字杯》是个人项目还是商业项目?产品设计的初衷是什么?项目从方案到执行耗时多久?

 

薛雷奇:这次获奖作品《Kwords千字杯》,是我们创业的第一个上线项目,能获得金奖也很兴奋。我们最初是做视觉设计,平面、书籍、运营以及一些文字艺术的创作。抱着对文字的热爱以及探索欲,我们希望将文字设计延伸到产品领域。我们认为汉字是表达中国味儿中最独特的符号,同样也有极具体的传达性。并且,目前市面上文字主题的创作还有进入的空间,我们认为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是值得去表达的。

这个项目的想法从2017年中旬开始成形的,2017年底在景德镇完成打样,2018年中旬首次面世。

1594980695(1).jpg

站酷网:《K words 千字杯》以汉字文学之美、文化传承、趣味个性作为产品切入点。选取汉字文化为创作题材、对汉字文化情有独钟是否是基于你的成长经历?你是如何与汉字文化结缘的?

 

薛雷奇:汉字之美,不只是形态之美。其实文字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用,如果对文字很敏感的话我们会理解它,对它有一种形而上的认识。我的文字启蒙大概是源于小学中学古诗阶段接触的文言文。当时就会想,古人这么说话多简练,在有限的词语里表达丰富的意蕴。每次读的时候感觉我所在的时空并不是当下,而是处于千年前古人正在经历的那一刻,这种直面感受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再后来则是在书法的一笔一划里揣摩它的结构美感,理解各种字体的性格。

在我2016年参与设计的汉字研究书籍《字趣未央》中,我们对汉字进行了研究探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也是退守的底线,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历经千年而不褪色,它原生、原创而源远流传。往事越千年,其音不可寻,其形也曾面目全非。甲金篆隶真行草,每一字都是一段千百年的故事流传。汉字凝练、优美、沉郁、玄妙、热烈、直接,中国文化的每一寸情绪都镌刻在汉字中。飞熊入梦,翩若惊鸿,初写黄庭,经天纬地,上兵伐谋,裂土封疆,每一字都包含一段说不完的中国故事。是为一字之师。

汉字原生原创,是我们的缘起,从甲骨文里我们能够窥探我们的意识是如何从动物性开始萌发的。它是我们的潜意识的潜藏,书写中文和书写拼音文字思维方式就不一样:中文在形体构架的基本单位是字,一字的含义往往比一词更丰富;而英语的基本单位是字母,单独存在的它没有任何意义,它必须得组词才能构成意义。说不同语言的人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中文特别是文言文在语法上主谓宾的互换是极丰富的,一个字往往有多重词性,就像中国人有多重性格,在不同情境下会发生变化,极强地适应环境。

我们的审美也在汉字中有迹可循,篆书典雅,隶书舒展,楷书建法度,行书活泼,草书奔放飞动。篆隶真行草,计白当黑,每一次的字体演变都是一次审美的现象级探索,乃至明朝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更是个体精神对群体世俗的拒绝驯化的反叛。汉字中包藏着审美,审美中包藏着审美者的人格。

 

 

站酷网:「千字杯」的灵感来源于蒙学经典《千字文》,《千字文》这部作品给你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将千字文与杯子结合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杯子的器型有很多种,你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薛雷奇:《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其内容即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文明义理,内容深刻而通俗易懂,千年来一直作为启蒙和教育的蒙学三大书之一,用它来作为中国文化的承载,是合适的。

千字文开篇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仅八个字便已道出了中国人独有的世界观,宇宙观。只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绝韵。它描述着:天道玄之又玄,大地丰饶沉静,时空诞生于辽阔与虚无。而我们的祖先却在迷茫、黑暗,矇昧的意识中创造了光明,创造了可以表达、流传的汉字。此番犹如夸父般奋力张开天地的精神,使我们历经文明的低潮而生存至今,也是我们在如今享受着汉字带来的种种便利,书写人间的幸与不幸时,应该永远铭记与竖立的。

《千字文》固是以字化文,以文化人。而往事越千年,「千字文」亦经由时光的残光掠影衍射后化为了手中之物,其名「千字杯」。以手下文章化为手中之器,是以身体感知经典之温度,一字之魅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昔日千字开蒙,今日执千杯,是期望以此再开蒙历史之明鉴,文明之魅力,德行之隽永,大道之永存。

千字杯初始的想法源于“汉字经由时光的衍射”形成的造型,时光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这个造型,给二维的文字增加了一个维度,它自然有了实体。它其实是个富含雕塑性的艺术造型,它也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我是希望它第一个形式是杯子,和能够有更强的亲近感,而不只是单纯的玩物。另外原本的汉字始终在手执的书本之上,始终是扁平的、浮雕性质的,我希望它能够和人更加亲近,能够呈现出在手中把玩的状态,能够把玩它的每一根线条。茶杯的固有器型有很多,我们也参考了诸如斗笠杯等锥形茶杯。但用设计思想上来说,从根本上「杯」之所必需的只有“空”而已,以less is more的哲学来看,有空间即可成为容器。

1594980735(1).jpg

站酷网:你共发布了几款千字杯?选取了哪些文字?市场反馈如何?曾尝试过哪些字体?最终字体选定的依据是什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千字杯的创作过程吧。

 

薛雷奇:为了能够达到我希望的“不用任何解释,东西可以诠释它自身”的结果,我会更多地去做减法,我希望一件东西自己就会说话,可以震慑人心,成为一种“入骨”的设计。做了无数减法的同时也有无数苛刻至极的要求。2017年开始以文字为主题进行产品设想的时候,其实有很多传统的、“平面设计式”的创造方式,像表皮质感的游戏,图形图案的拼贴,画面形式感,虽然我最早进修的就是平面设计,但这些已觉得厌烦,不想再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去做。

其实想法是很多的,在做偏传统还是现代的路线上有犹豫,重要的是在很多想法中做减法。最后是在玩灯光、锥形蜡烛、地理等高线、枯山水,翻阅这些的时候逐渐确定了这个想法。研发中有3D打印的参与,但手工的成分在实现的过程中愈发显得至关重要。没有特别多想就开始了,本来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想法,但逐渐做下来发现这个想法的更能体现设计的减法,所以坚持去推进了。

千字杯的小样在去年初就完成了,但是在具体成型的过程中和师傅花了非常多的时间磨合,也换了好几家工厂。有自己经验不够的原因,也有设计师的固执,当然还有对尽善尽美成果的追求。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如果要以看似不留痕迹实则精致的要求去做,很多部分不只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事、物的要求。所有人的协同一致,都是对的人处在对的状态,这件事本身就非常难。

技术上的难点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找到对的人才是真正的难点。我希望保持品牌,保持设计师的角色,所以需要和正确的人的配合。可以说我是幸运的,依靠不同朋友的介绍,也有自己不断入坑填坑的坚持,也有经验的积累,最终得以较好的解决。

我认为去做一件事要有技术,但不能炫技,不能落入技术中出不来,要么直接把技术显得很美,要么把它本身变得很酷,因为器物设计的经验告诉我艺术、产品本身应该是一件以人为本,对人进行关怀的事。

目前为止发布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善莫忘,福禄寿囍你好歡喜南山武美」,以及部分姓氏的小样,目前市场反馈发现普世、美好祝福的字更受欢迎,诸如「福禄寿囍」,「歡喜」,「南山」。关于字体,目前所选择的「方正新楷体」是经我多方考虑决定的,比如字体结构上的优劣、刻本资料的优质与否,同时也会根据制作工艺时会用到的材料泥性去综合考虑,当然这款字是经过方正字库合作授权的。千字杯的字体目前仅有楷体。也曾在前期尝试过仿宋黑、甚至书法体等其他字体,但根据陶瓷这种材料的脾性来说,还是楷体更合适。

选择楷体还有一个原因,是为千字杯定下了一个基调:文化的、隽永的、中正的、经典的。我不希望做得很偏怪,可能这个杯子的出现会引发很多人去做各种稀奇古怪的字类似尝试,但我个人想将这个作品变成一支锚点,获得方正字库的正版字体授权也是如此。在我看来偏怪和耍小聪明、为眼前小利去无限制无规则是没有意义的,我想要立下一个“中正之音”。定正音,故正楷。

1594980764(1).jpg

站酷网:《K words 千字杯》由景德镇独有瓷泥“玉土”制成,“玉土”的配比过程大致经历了多长时间?难点是什么?你对千字杯的质感有怎样的期待?

 

薛雷奇:其实“玉土”并非是景德镇独有。据我们考证,“玉土”最初是上世纪日本人配置出来的,其种类有多样,后来逐渐流入国内。玉土大致地说是一种将釉料打碎直接混入瓷土中的混合土,正常来说釉料直接烧制会液化凝结,但控制合适的比例,即能在瓷器烧制过程中也保持一定的刚性。玉土的优点是发挥了釉料透明的特性,使得整个胎体极其通透。由于杯子的造型特点在底部,如果是常规的瓷土在使用后难免底足沾染茶渍,唯有玉土较能清洗,所以非玉土不可。另外顶级玉土——“羊脂玉”制成的瓷器无需再另外上釉,即能在实用性上不会留有茶渍。这是我对「千字杯」的最终期待,即在工艺上也做减法,将工艺流程减到最少。并且无釉款千字杯能最极致地表现其造型感,甚至它是“锐利”的。

最终我们根据材料特性,以及大众对于材料的认知度,我们分了两个系列——常规上釉款和奢侈羊脂玉款。同样是玉土材料的设计。

 

 

站酷网:手工打磨《K words 千字杯》会经历哪些工序?打造产品独特的质感时,有什么经验想和大家分享?

 

薛雷奇:产品的质感源于最恰当材料的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对材料有深切的认知,并且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必要的取舍。更多的设计师往往从设计图纸角度出发去想结果,但实际上要成为一个产品,“工艺”实际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个不匹配的工艺会使一个好设计呈现得很生硬。我们在打样之初用了极多精力在材料的选择、工艺的选择、供应商的选择这些基本的问题上,我们相信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维持产品的完整完成度,品质的保持和经营的稳定。

0154ea5caeeea0a801208f8bf6630b.png

站酷网: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陶瓷艺术的?在你看来,陶瓷艺术最大的魅力是什么?有人说中国陶瓷缺乏原创力量、品牌发展滞后,你如何看待中国陶瓷产业?

 

薛雷奇:初识陶瓷是在学校读大三时去景德镇短途采风,当时觉得景德镇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他们与坐在电脑前完成设计的我们很不一样,这是一种很直观的体验,包含质感、触感、时间的痕迹,乃至嗅觉味觉的经验,这是一种远多于平面制品的体验,当时是被这种可以交互体验的感受所震撼到了。后来2014年初在景德镇短期待了两三个月,完成毕业作品时交了不少朋友,现在认识的大多数朋友都是这个时候认识的,常常和众多朋友玩,也没什么目的,只是在玩中体验、了解陶瓷,隐约觉得未来会和陶瓷有关联。

在我看来陶瓷的魅力在于它的复杂性,做陶瓷其实和做饭、蒸馒头差不多。同样是处理原材料,调配辅料,最后下大火等待质变。它的复杂性在于每一道工序都能影响最终的结果,永远能给你惊喜。

但这也是它的劣势,看起来好入门,但实际门槛很高。我见到有太多有想法的年轻人在技术层面埋头苦干,抓住一个味道羊毛薅到底,最后把自己牵挂在这堆土上,成了一个陶艺匠人。这么做也没错,但那是陶艺家的事儿。在我看来陶瓷领域的品牌发展滞后是真实存在的,这不是势单力薄的年轻人的错。值得反思的是陶瓷厂,他们常常文化素质过低,不懂得和设计师平等合作,规模小的没有规则,规模大的只想利用规则进行压榨,此外还有很多抄袭他人作品的从业者。希望工厂们能早点认识到设计的价值,积极对话以及社会层面落实对仿冒品的打假,这样才会改善中国的原创环境。

 

 

站酷网:《K words 千字杯》是否还有其他衍生品?你对这款作品的未来有什么预期?

 

薛雷奇:「Kwords千字杯」有几个方向的衍生品在创作,一个是「语文」系列,我们想要回归部分平面制品、出版物,以崭新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对于文字的认知。我们未来想象的汉字应该和生活息息相关,呈现在生活中的多方面,茶、文房乃至更普及的领域。

这款产品并非一时风潮,如有可能,我希望它能够一直存在。可以被时间淘汰的产品太多了,我想要做的是隽永的东西。

 

 

站酷网:产品设计应以人为本,你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是如何遵循以人为本的?

 

薛雷奇:我想“以人为本”有很多角度去理解,用工业设计的角度看可能侧重人机工学、交互。就我们而言我们更愿意从文化、视觉信息传达的角度去表达。首先人不是简单的好逸恶劳的生物,人具有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往往通过文化来实现。尤其汉字坐拥四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国人最推崇重视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国面向世界最明确的文化名片,汉字中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每一寸情绪,每一字都包含一段说不完的中国故事。这既是我们选择以汉字为核心创造的原因。

从视觉信息传达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愿意把产品认知为单个的“物品”,我们更愿意在产品中注入我们的主张、品牌的性格,我们希望受众能够全面地了解这个产品为什么存在以及产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我们希望受众能够理解汉字、学习汉字、表达汉字。不仅仅是一个在从事消费行为的消费者,而是一个具有学习、欣赏能力的人去传达信息。

1594980850(1).jpg

站酷网:你认为设计师该如何站在设计、人文的角度去思考未来是什么?

 

薛雷奇:我认为每个设计师都得去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谁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并且带到当代生活中,谁更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其完整的概念,有趣、完整、真诚、有深度,就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并且这也是值得去做的方向。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人类的思考,并用身体去体会。

 

 

站酷网:这些年创立品牌的工业产品设计师越来越多,有标新立异、一鸣惊人的,但也有不少品牌落入俗套,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在你看来,产品设计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独特性?


薛雷奇:我想这是阶段性的状况,所有人都在尝试,势必会筛选掉一批不那么出众的创作者,结合行之有效推崇原创设计的大环境,真正好的东西不会被埋没的。

我理想的文创产品是:明式家具和明式紫砂。我认为那样才包含了“文化”和同时代的“创意”,才是“入骨”的设计。但是我们极多产品是很肤浅、很符号化的,未来将会有更高级的东西去超越它。我认为的文创产品不应该只是一个玩具,它即便是一个简单的笔筒,也应该是一个值得玩味和摩挲。值得思考和回望的“明式紫砂”式的隽永。它应该减之又减,化为不留痕迹的形态,只留有触感、质感等本身的美感。我希望「Kwords千字杯」能被看作是属于这个方向的。

在我看来产品设计者,最重要的是其本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俗称内功。其次大众也未必需要那么多产品,得承认很多需求是设计师想象出来的,浪费资源的,我们需要更多地观察社会和生活,社会的脉搏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得真正倾听人们的诉求,更好地打磨自身,花更多的时间在思考和感受上。我认为每一个不如意反过来看都是一个机会,重点是我们如何去看待。

 

 

站酷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是一场持久仗,作为产品设计师,你认为这种转型有哪些难点?


薛雷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是单单依靠设计师就能解决的问题,我想它需要政府、教育、工厂、设计者、渠道以及大众每一个环节协力完成。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不行。比如在中国依然猖獗的侵权盗版问题,还在成长期间的原创者需要法律的保护和政策的开路,否则极容易被一小撮人窃取劳动果实,但往往初创团队很难有专业的法务资源来帮助自己处理维权,维权的实际落地也费时费力不得门路。

我认为,对原创专利进行版权保护,对原创作品进行扶持,是实现“中国创造”的基础,否则根基不稳,只是空耗有志人士的热情。

1594980879(1).jpg

站酷网:站酷一直致力于“让设计更有价值”,在你看来,让设计更有价值的方式有哪些?


薛雷奇:设计是创造的一部分,是在创造环节中链接工厂与受众的重要环节。对设计者而言,有一个公正开放的平台供设计者交流展示作品,对整个设计行业而言,优秀的供应工厂,精准的媒介传达,恰当的售卖,公正的保护,都是让设计更有价值的保障。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设计更有价值”,实际上也是“让社会更有价值”。设计的价值属于每一个人,不管你是否购买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