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案例欣赏
  3. 非遗活化
  4. 内容

什么是大木作,什么是小木作


大木作,古代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小木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棊、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

大木作,古代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

微信图片_20220206160135.png

微信图片_20220206160630.png

大木作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 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屋架上的檩(宋称榑)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亦即前后檐柱间之水平距离。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 数来表示“通进深”,这时常简称为“进深”。

微信图片_20220206160838.png

小木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

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棊、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大木作是我国传统建筑营造的核心技艺,主要应用于建筑主体为殿堂、厅堂的宫殿、寺庙、祠堂、府第等。潮州传统建筑木结构技艺是在继承中原主流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木作技艺,其广泛应用于潮州地区的寺庙、祠堂、府第民居等。潮州传统建筑木结构技艺的历史悠久,唐潮州开元寺、潮阳西岩寺、潮阳灵山寺和宋潮州许驸马府、揭阳学宫、揭阳城隍面、潮阳四序堂等现存的唐宋建筑,为潮州传统建筑木结构技艺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精湛技艺提供了佐证。

大木作,古代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清式大木作做法可分为大木大作和大木小作式两类。

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棊、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从远古到汉代的木结构的形式迄今未能完全了解,仍在探索中。从半坡遗址到商代盘龙城遗址、西周周原建筑遗址、汉代礼制建筑、石阙等,虽已有复原研究,但还都未能得出系统的结论,只能看出一些脉络:

大木作

①殷商的墓室均用井干式结构,后代虽不普遍使用,但在木结构发展史中却有重要作用。

②自商代至战国宫殿遗址中已发掘的平面柱网布置,均纵向成行列而横向常不成行列。据此可推断屋架构造,系以纵架为主,直至汉代仍有应用,故纵架应是早期普遍使用的构造形式。后来,辽金时期偶然也有使用纵架承托横架的构造,那是经过改进提高的纵架。

③自西周开始已用栌斗作为结合柱、梁的构件,以后逐步发展成栌斗上用栱、昂等组合成铺作(见斗栱)的复杂构造形式。

现有知道最早的关于具体的结构形式的记录,是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厅堂结构、簇角梁结构三种。根据现存实例,可以推断这三种结构至少在唐初即已普遍应用。它们的特点如下所述。

古代中国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小木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在宋《营造法式》中归入小木作制作的构件有门、窗、隔断、栏杆、外檐装饰及防护构件、地板、天花(顶棚)、楼梯、龛橱、篱墙、井亭等42种,在书中占六卷篇幅。清工部《工程做法》称小木作为装修作,并把面向室外的称为外檐装修,在室内的称为内檐装修,项目略有增减。

⒈小木作,又称装修,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前者在室外,如走廊的栏杆,屋檐下的挂落和对外的门窗等,后者装在室内,如各种隔断,罩,天花,藻井等。

⒉中国古代建筑以来按木工工艺的不同,把建造房屋木构架的叫作“大木作”;把建筑装修和木制家具的叫作“小木作”。前者工人称“大木匠”,后者工人称“小木匠”。

古称双扇为门,单扇为户,后世统称为门。常用有以下数种。

棂星门  出现于唐代或稍早。地上栽两根木柱,柱间上方架横额,形成门框,内装双扇门。宋代因柱头装黑色瓦筒,故称乌头门。门扇四周有框,上部装直棂,下部嵌板,大的在背面加剪刀撑。一般用作住宅、祠庙的外门。明清时用在坛庙、陵墓中的棂星门的立柱改用石制。

板门  用竖向木板拼成,两侧两块加厚,做门轴和门关卯口,其余的在背面嵌入水平的带巈。宫殿上的板门,板钉在巈上,钉头加镏金铜帽称门钉,为装饰品。门环由兽首衔住,称铺首。一般住宅不用门钉,铺首做成钹形,称门钹。板门出现时间最早,是门中最坚牢的,用于住宅外门、城门、宫殿祠庙的大门。偶有用为殿门或殿内隔墙上的门。

软门  用竖板拼成,拼缝处加压条。一种背面有巈,构造近于板门,称牙头护缝软门;一种有边框,近于格子门,中心填板加护缝,称合板软门。软门用作大门门扇是宋代的做法,清代已不用。

槅扇  始见于宋代,也称格子门,是由唐代有直棂窗的板门发展出来的,用在外檐。清代有用在内檐的,称碧纱橱。每间可用四、六、八扇不等。每扇用边挺、抹头等枋木构成内分两格至五格的框子。一般为三格,上格最长,装透空槅心,中格最窄,装绦环板,下格装裙板。五格的在上下端各再加一绦环板。宋式称边挺为桯,抹头为子桯、腰串。三至五格的槅扇称四至六抹。槅扇透光部分的格心有单层、双层两种,上糊纸、绢。《营造法式》中有四斜、四直毬文和四斜、四直方格眼四种窗格图案,但现存辽、金建筑中却有很多美丽的窗格。明清宫殿喜用菱花格心,在住宅、园林中有万字、冰纹、步步锦等图案。明以后北方住宅明间多在中间两扇槅扇外加帘架和风门。格子门桯的线脚在《营造法式》中记有六种,明清建筑实物中所见更多。此外,明清住宅、园林中还有推拉板门、栅栏门等。

西周铜器和战国木椁上已有带十字格或斜方格的窗的形象;汉代明器陶楼和壁画中,在窗外多有花格篦子,其构造有待探讨。唐以后的窗大体有如下数种。

板棂窗  清代以密排竖棂为主,加几道横棂,背面糊纸的固定窗为“一码三箭”窗,源于古代的板棂窗。这种窗古代只有竖棂,棂断面为矩形的称板棂窗,棂断面为正方形斜锯成的三角形的称破子棂窗。

有的窗只一层,装可推拉的板以启闭。有的窗内外二层,内层可推移,内外棂重合则开,错开则闭。


槛窗  去掉绦环板以下部分的槅扇,立在槛墙上,和明间的槅扇配合使用,其线脚、窗格也和槅扇相同。宋《营造法式》未有专名,但在“阑槛钓窗”一条中有类似处理,宋画中也曾出现过槛窗形象。


横披  清代统称门窗上面固定的高窗为横披,棂格与下层门窗相同,宋代做成水波形棂条,称睒电窗。


门窗采光材料  门窗格上一般糊纸、绢,有的还用油浸过以增加透光度。个别有用云母片及贝壳加工品的。清末开始用玻璃。


门窗轴  古代门窗多在一侧的上下出转轴,上端插在连楹的孔内,下端插在门枕石的槽内。连楹是用门簪固定在门额上的横木,上有洞口以纳转轴,宋代称鸡栖木。山门和槅扇的连楹不是整木而是近于梯形的木块,分钉在门额、门限上,中有孔以纳转轴。这是中国古代门窗特有的作法。



一、柱

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

按结构所处的部位,一般建筑中常见的有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此外,又有都柱、倚柱、排叉柱、塔心柱、望柱等。依构造需要,则有雷公柱,垂莲柱、搛柱、擎檐柱、抱柱、心柱等多种。柱之外观,有直柱、收分柱、梭柱、凹楞柱、束竹柱、瓜柱、束莲柱、盘龙柱等。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132.png

原始社会的半穴居建筑中,已使用了木柱。它与其他构件的结合,则普遍采用了绑扎法。但在某些地区,由于石器、蚌器和骨器的进步,已经能在木材上制作较复杂的榫卯,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所发现的木构件。到金属工具使用后,其加工就更为准确和精细了。就已知实物而言,早期木柱大多为圆形断面,下端埋于土中,然后用土填塞柱穴,再予夯实。商代时已于柱下置卵石为柱础。秦代已有方柱。汉代石柱更增加了八角、束竹、凹楞、人像柱等式样,并出现倒栌斗式柱础,柱身也有直柱和收分较大的二种,但由于实物都是仿木的石构件,与真实木构可能尚有一定距离。南北朝时受佛教影响,出现了髙莲瓣柱础、束莲柱,以及印度、波斯、希腊式柱头,但上述外来形式后来没有得到发展。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端的建筑,则雕刻了我国现知最早的梭柱形象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215.png


北齐义慈惠石柱梭柱形象

柱础则有素覆盆和宝装莲瓣二种。宋代以圆柱为最多,另有八角形和瓜楞断面的。《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规定将柱身依高度等分为三,上段有收杀,中、下二段平直。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明代南方某些建筑又复采用梭柱,实例见于皖南之民居及祠堂。柱的断面、高度与建筑尺度的关系,在《营造法式》中已有规定:“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架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莱;余屋,即径一材一椠至两材。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定其短长,以下檐柱为则(原注: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之广)。”其中提到的“材”“絜”,都是宋代建筑中的计量单位。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225.png

佛光寺莲花柱础(唐)

由于人们对建筑材料的结构特性有一个认识过程,所以柱径与柱高间的比率也有一个变化过程,一般是从大到小。

古代建筑的内外柱有等高的和不等高的。前者如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内外柱高相等,柱径也基本一致。而宋代建筑两种做法都有。按照室内空间的不同要求、荷载的大小来选择长度和断面不同的柱子,应当说是合理的,因此内外柱不等闻和不等径的出现是结构上一个进步。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344.png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内外柱等高

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它规定当心间柱不升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此递增。这种做法未见于汉、南北朝,明、清也少使用。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有倾斜。这种做法称为“ 侧脚” 。元代建筑如山西茵城永乐宫三清殿尚保留这种做法,到明、清则已大多不用。

由许多开间形成的木构建筑,大多具有某种形式的柱网。依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一号宫殿遗址,已有建造在夯土台上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殿堂。其檐柱柱穴排列已相当整齐,因室内未发现柱穴,可能当时已采用了“通檐用二柱”的 屋架了。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使用“金厢斗底槽”式内、外二圈柱,而大明宫麟德殿则是满堂柱式。还有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或三区的。前者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朔县崇福寺观音殿(金),在《营造法式》中称为“单槽 。后者如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和北京清故宫太和殿,《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在门屋建筑中,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的,在《营造法式》中称为“分心斗底槽” ,例如天津萷县独乐寺山门(辽)。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移位,可称为“移柱造”。如山西大同华严上寺金代的大雄宝殿,其中央五间前后檐的内柱都向内移一椽长度。或减少部分内柱,可称为“减柱造”。如山西五台佛光寺金代所建的文殊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只用内柱四根。在许多情况下,移柱和减柱同时使用。如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已减去前檐全部内柱,又将后檐次间内柱内移一椽长度。这些做法,在明、清建筑中已不使用。大概是因为减移柱所形成的大跨度内额和不规则的梁架,往往在结构上不够安全 和带来施工上的麻烦;以及在使用彻上明造时,内部也欠整齐美观的缘故。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营造法式》称为“副阶周匝”(这种形式,可能在商代建筑中即已出现),一般应用于较隆重建筑,如大殿、塔等。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510.png

晋祠圣母殿

多层木建筑如楼、阁、塔等,在汉代画像石、明器和文献中都有所表现。实物则以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塔、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为早。简单地说,多层木建筑是若干单层木构架(有的在其间施以暗层、斜撑等加固措施)的重叠。其关键是上、下层柱的交接,在宋代有以下做法:

1)叉柱造

记载见于《营造法式》,所存实物也较多。其做法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进半柱径,如河北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殿及天津蓟县独乐寺辽代观音阁。缺点是柱脚开榫口较大,削弱了柱体强度;立面上因收进较少,外观不够稳定。优点是在构造上比较省事,不用增加其他构件。

2)缠柱造

记载亦见于《营造法式》。它是将上层柱立在下层柱后的梁上,在结构、构造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在角部需要増加斜梁,另外每面还要各增加一组斗拱——附角斗。它的实例见于天津蓟县辽佛宫寺释迦塔等处。但未见于实物。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并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543.png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二、枋

1)额枋(宋称阑额)

额枋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以前大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才移到柱间。阑额之名首见于宋代。它有时2根叠用,清代上面的叫大额枋(宋仍称阑额),下面叫小额枋,二者间填以垫板。使用于内柱间的叫内额,位于柱脚处的称地狱。唐代阑额断面高宽比约2:1,侧面略呈曲线,谓之琴面;阑额在角柱处不出头。辽代阑额大致同唐,但角柱处出头并作垂直截割。宋、金阑额断面比例约为3:2,出头有出锋或近似后代霸王拳的式样。明、清额枋断面近于1:1,出头大多用霸王拳。阑额的出头,大大改善了柱上部的结构与构造状况,是木架结构发展与进步的表现。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740.png

2)平板枋(宋称普拍枋)

平板枋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最早形象见于陕西西安兴教寺唐玄奘塔,宋、辽使用渐多,开始的断面形状和阑额一样,后来逐渐变高变窄,至明、清,其宽度已窄于额枋。早期在角柱处不出头,后来出头的形式有垂直截割,或刻作海棠纹等。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804.png


3)雀替(宋称绰幕枋)

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它可能由实拍拱演变而来,河北新城开善寺辽代大殿中,已有由两层实拍拱组成的绰幕枋,而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殿则为榷头式,端部与底部且作成折线。金、元及以后,发展为蝉肚及出锋,有的下面还附以插拱。也可用在柱间的挂落(楣子)下,此种形状之雀替,已转变为纯装饰性构件,称为“花牙子”。在建筑的尽间,若开间较窄,则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连为一体,则称为骑马雀替。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838.png

枋与雀替



中国古代建筑

组成3

大木作(2)斗拱

上次给大家介绍了梁和枋,今天小筑手就给大家介绍大木作里“最难”的部分——斗拱。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此外,它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微信图片_20220206161930.png


三、斗拱

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二类。从具体部位分又有柱头斗拱(宋称柱头铺作,清称柱头科)、柱间斗拱(宋称补间铺作,清称平身科)、转角斗拱(宋称转角铺作,清称角科),另外还有平坐斗拱和支承在檩枋之间的斗拱等。这里所谓的铺作(或科),是指一组斗拱(宋称一朵,清称一攒)而言。

斗拱的最早形象见于周代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石、壁画、建筑明器及记载中也有不少,而石阙、石墓中的实物虽是仿木的作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还保存了原来的风貌。由这些资料来看,当时斗拱的形式已经很多,有一斗二升、一斗三升、一斗四升等;有单层拱、多层拱;拱头有直截、折线、曲线、龙首翼身的,斗有平盘式、槽口式的。这些都表明当时的斗拱乃是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发展阶段,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其基本特点已经形成,并对后来进一步的发展完善起了很大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206162446.png

 唐代是我国斗拱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根据山西五台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知道,当时的柱头铺作已相当完善并使用了下昂,总的形制和后代相差不远。但补间铺作仍较简单,基本保留了两汉、南北朝以来的人字拱、斗子蜀柱和一斗三升的做法,也就是将它仍作为阑额与柱头枋间的支撑。有的虽然出跳,但跳数较少,出檐重量的大部分还是由柱头上的斗拱来担负。由此可见,唐代柱头铺作的雄大,主要是由这样的结构条件来决定的。斗拱发展到宋代可认为是已经成熟,如转角铺作已经完善;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尺度和形式已经统一,在结构上的作用也发挥得较为充分;内檐斗拱出现了上昂构件;规定了材的等级,并把它和架作为建筑尺度的计量标准等等。这些成就在许多宋代建筑遗物和归纳当时官式建筑经验的《营造法式》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说明。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又有若干变化,如在铺作中使用了45°和60°斜拱、斜昂等。 元代起斗拱尺度渐小,真昂不多。明、清时斗拱尺度更小,柱头科和平身科尺度已有差别,后者攒数由宋代的一至二朵增加到四至八攒,而且都用假昂。

微信图片_20220206162541.png


唐代斗拱

1)斗、升

位于一组头拱最下的构件是坐斗(又叫大斗,宋称栌斗,汉称栌),有时也可单独使用。位于挑出的翘(宋称华拱或卷头)头上的叫十八斗(宋称交互斗)。位于里跳与外跳横拱二端上的叫三才升,位于坐斗正上方横拱二端上的叫槽升子(均相当于宋代的散斗)。它们的外观都差不多,只是形体有大有小,开槽口有四而和两面的区别,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

微信图片_20220206162626.png


2)拱

拱是置于坐斗口内或跳上的短横木,现存遗物以汉代为最早,已有矩形、曲线形、折线形以及曲线与折线混合形,大概到了唐代才统一式样。宋代对各种拱的长度、卷杀等已有详细规定,而且规定了拱、昂等构件的用材制度。宋《营造法式》中,按建筑等级将斗拱用材分为八等。斗拱用材总的趋势是由大变小。如唐佛光寺大殿七开间用材为30cmx20.5cm,宋、辽、金殿五开间用材多为24cmx18cm左右,元永乐宫重阳殿五开间用材为18cmX12.5cm,明智化寺如来殿万佛阁五开间用材为11.5cmx7.5cm,而清故宫太和殿九开间用材仅12.6cmx9cm.

微信图片_20220206203155.png

拱的名称亦依部位而不同。凡是向外出跳的拱,清式叫翘(宋称华拱或卷头),跳头上第一层横拱叫瓜拱(宋称瓜子拱),第二层叫万拱(宋称慢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叫厢拱(宋称令拱)。正出于坐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拱叫正心瓜拱(宋称泥道拱),第二层叫正心万拱(宋称慢拱)。在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拱的叫单拱,二层拱的叫重拱(汉明器、画像石有三重以上的)。跳头上置有横拱的叫计心造,不置的叫偷心造。唐、宋建筑斗拱常用偷心,金、元以后多用重拱计心。拱头卷杀在汉代有垂直截割、曲线、折线等。

微信图片_20220206203229.png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又有上昂与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汉代建筑中还未发现此项构件,唐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中的批竹昂是现知最早的实例。它的后尾延伸至平阍(小方格天花)以上的草楸之下,但补间铺作中尚未使用。宋柱头铺作亦有这种做法,唯昂尾稍短,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上檐斗拱;而下檐则用了昂式华拱,是假昂的一种。此外,也有施插昂的,如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补间铺作多用真昂,昂尾斜上,托于下平榑下。上昂始见于宋代建筑的内槽铺作,下端撑在柱头枋处,上端托在内跳令拱之下,如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所见。元以后柱头铺作不用真昂。至明、清,带下昂的平身科又有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至此已丧失殆尽。宋代用批竹昂或琴面昂,元、明的琴面昂阻较厚。象鼻昂始见于元,盛行于明、清。至于镂空的雕花昂,更是末期片面强调装饰的产物。

微信图片_20220206203251.png

象鼻昂

四、屋架

1.举架(宋称举折)

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如《考工记》中即有“匠人为沟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的记载,这表明至少在战国时已对草顶和瓦顶屋面规定了不同的坡度。唐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举高与进深之比约为1/6,宋代建筑为1/4~1/3,清代的某些建筑竟达1/2。 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的,这就是“折"。

微信图片_20220206205430.png

2.推山与收山

推山庑殿(宋称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宴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这种做法虽然在《营造法式》中已有规定,但自宋、辽迄明,建筑中有用有不角的,到清代才成为定规。

微信图片_20220206205547.png

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增加了顺梁或扒梁和采步金梁架等)。山西五台唐南禅寺大殿山面收进131cm,河北正定宋隆兴寺转轮藏殿 89cm(《营造法式》规定一步架),山西永济元永乐宫纯阳殿为39.5cm,清代为一檩径(四个半斗口)。

微信图片_20220206205632.png

3.梁(宋称梁或楸)

按它在构架中的部位,可分为单步梁(又叫抱头梁,宋称剳牵)、双步梁(宋称乳楸)、三架梁(平梁)、五架梁(四橡楸)、七架梁(六橡楸).、顺梁、扒梁、角梁(阳马)等。宋梁楸的名称是按它所承的椽数来定的,而清代则按其上所承的桁或檩数来命名。梁的外观可分为直梁和月梁。后者在汉代文献中又称为虹梁,经唐、宋到今.天我国南方建筑中还在使用。其特征是梁肩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作 成琴面并饰以雕刻,外观秀巧。

梁的断面大多为矩形,宋木梁的高宽比为3:2,明、清则近于方形。南方的住宅、园林中也有用圆木为梁,称为圆作。在制作大截面梁或为了装饰梁架时,常用拼帮的形式,将若干小料以铁箍、钉等拼合 。梁头在汉代明器中仅作垂直截割,甘肃天水麦积山隋代之5号窟中已有桃尖梁头,山西五台唐南禅寺大殿用批竹梁头,宋、元建筑常用蚂蚱头式样,明、清则多用卷云或桃尖形。

微信图片_20220206205708.png


4.桁(或叫檩,宋称榑)

依部位桁可分为脊桁(宋称脊榑)、上金桁(宋称上平榑)、中金桁(中平榑)、下金桁(下平榑)、正心桁(牛脊榑)、挑檐桁(撩风榑)等。若干宋、元建筑常在檐柱缝上施承椽枋,在撩风榑处施撩檐杭以承檐椽。一般榑径等于榑柱径。宋《营造法式》卷五规定:殿阁榑径一材一菜或两.材;厅堂榑径一材三分。至一材一架;余屋榑径一材加一分。或二分。。长随间广。榑头伸到山墙以外的部分称“出际”(或叫“屋废”),其长度依屋椽数而定。宋代规定:两橡屋出二尺至二尺五寸,四橡屋出三尺或三尺五寸,又在榑背上置生头木,使屋面在纵轴方向也略呈曲面升起。唐代托榑用替木。宋代撩风榑下或用替木或用通长的撩檐坊,平榑或脊榑下则托以襻间 

微信图片_20220206205755.png

5.椽

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按部位可分为飞檐椽(宋称飞子)、檐椽、花架椽、脑椽、顶椽(用于卷棚屋架)等。断面有矩形〔圆、荷包形等。汉代石阙及崖墓、石室均已在檐下使用一层圆形断面的檐橡,有的端部还施以卷杀,如四川雅安高颐阙。南北朝有用一层圆椽或方橡的,如河南洛阳北魏宁懋石室及甘肃天水麦积山第30窟。也有上方下圆二层椽的,如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上小屋,这种形制以后一直沿用到清代。但椽头的卷杀在元以后ti少用。椽在屋角近角梁处的排列有平行的和放射的两种,前者较早,汉石阙中已有。椽档间距在早期较宽,约为椽径的四倍,后来渐变为《营造法式》规 定椽档应对准各间中线,若有补间铺作,则须与耍头心对准。椽径尺寸亦随建筑大小而定,宋代约在六~十材分°之间。

微信图片_20220206205917.png

6.其他构件

(1)瓜柱(宋称侏儒柱或蜀柱)

瓜柱最早只用在脊榑下,如北魏宁懋石室。屋架之其他承梁处都用驼峰,或矮木加斗拱,如南禅寺大殿、晋祠圣母殿。元代改用短柱。断面除南禅寺大殿为方形外,其他大多用圆柱。

(2)驼峰

形如胳驼之背,一般在彻上明造梁架中配合斗拱承载梁楸,有.全酿峰和半驼峰之别。前者形式较多,有鹰嘴、掐瓣、笠帽、卷云等;后者少见,如佛光寺大殿明乳揪和四椽明楸上所表现者,由拱 身或枋之后尾形成。辽、金又有两侧斜杀成梯形式样。

微信图片_20220206205943.png

(3)叉手和托脚

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北魏宁懋石室已见。唐、宋、辽、金、元建筑中仍用。明代偶有应用,但断面尺寸很小。清代几乎不用。托脚是支撑平榑的斜向构件,多见于唐至元代,明、清极少使用。

微信图片_20220206210018.png

(4)替木

为支承在栌斗或令拱上的短木以托梁枋,在汉代明器(河北望都出土陶楼)、墓葬(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和北朝石窟(山西大同云冈北魏第九窟)中都可看到。开始均呈矩形,后来两端下部渐有收杀。此外,也有直接置在柱头上的。到宋代时,有的替木通长连续如撩檐枋。

微信图片_20220206210043.png

古代木构建筑

组成(5)屋顶做法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是整座建筑很重要的部分,它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檐口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也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独树一帜的特色所在。

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卷棚、攒尖等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多种多样,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e1632c12ff38401ebb446b5919a28160.jpeg

一、屋面曲线(包括建筑的檐口、屋脊和屋面的曲线

(1)檐口曲线

汉代石建筑及明器中,未见建筑檐口有呈曲线的,屋角也没有起翘,但由于缺乏木建筑实物,所以尚难下断语。

北魏永安二年的宁懋石室和北齐义慈惠石柱上小屋檐口虽然平直,但屋角已有起翘表示。唐佛光寺大殿有很明显的檐口曲线,江苏宝应南唐墓出土的木屋模型也是如此,在宋《营造法式》中更有详细阐述。

元代檐口又渐回复平直,仅末间至屋角才有起翘,明、清也是这样。檐口曲线的形成是由于檐柱逐间生起的结果,宋代升高柱的尺寸前述已见。为了使角部升得更高,除使用由昂和其他角梁外,还在檐檩下端垫以生头木。

3713de0976184fecbd861d36e4f7fff2.jpeg

(2)屋面曲线

应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汉代文献中有“ 反宇向阳” 的记载,表明我国建筑的屋面很早即已呈横向曲线了,在木建筑实物中则以唐南禅寺大殿为首见但因屋架举高较低,所以曲线平缓。

宋以后举高增加,明、清时更高,使沿建筑横轴之屋面曲线(即沿屋架方向)更为陡峻。在宋代建筑中,由于在末跨的榑上置生头木,所以屋面依纵轴亦向两端翘起,它和因举架而形成的横向曲线配合,使屋面略成一双曲面

这种做法在明、清时期的建筑中很少见。屋面曲线的形成,不但有利于雨水的宣泄,而且还为室内争取到较多的阳光,屋面外形因此也变得更加柔和与秀丽。

7733c867db25431baeca99125422c2fe.jpeg

宋代晋祠 有侧角和生起

(3)屋脊曲线

汉代石建筑和明器中的正脊已有生起,但屋架的上端仍是平直的。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及宋、元建筑在脊榑两端置生头木,正脊起翘比较生动。明、清又恢复平直状态,唯福建、台湾等地例外。

d7a15235e3bd4913bc1d4a76b9ac2af2.jpeg

清代建筑 平整严直

二、屋角

汉代建筑还没有屋角起翘的形象。河北涿州北朝造像碑及河南洛阳出土北魏画像石中塔和阙的屋角都可着到有明显起翘。而北魏宁懋石室和义慈惠石柱的资料更明显。

前者虽是悬山屋顶,但角部檐口已升起。后者柱上的小石屋,在老角梁上置有仔角梁和力神,角脊勾头和两侧板瓦瓦唇均已斜倾向上,做法基本和后代一致。唐、宋建筑起翘已成定规,以后更是如此。

总的来说,我国北方建筑屋角起翘较平,外观庄重浑厚;南方屋角起翘较陡,外观活泼轻快。但起翅的做法亦有不同,如苏州地区就有水戗发戗和嫩戗发戗两种。

67dc67dc3c8a43ccbc534c26d6bff59a.jpeg

三、屋面材料

民间建筑常用茅草、泥土、石版、陶小瓦等作屋面材料,官式建筑或用陶筒、板瓦或用琉璃瓦。在唐代已有用两种材料并施于屋面,宋画中亦有这样的表现。

一般较高级材料用于脊部、檐部及两山,将较次的材料置在中间。少数建筑以铜、铁为瓦,或在陶瓦上浸油、涂漆。

54b033965b374c1f8dfe382a8bec77bf.jpeg

(1)陶瓦

目前由考古资料得知,以陕西岐山凤雏村的西周建筑遗址出土的陶瓦为最早,但瓦型较大,为数不多,可能仅用于茅草屋顶的脊部与天沟。到了战国时期,瓦上的纹饰更为精美,燕下都出土的瓦就有云纹、蝉翼纹、黼黻纹等。

大概从秦代起,瓦当由半圆形开始演变为圆形,这既改进了瓦当的束水功能,又为瓦当装饰纹样的进一步丰富提供了条件。秦、汉瓦当的图案种类极多,有几何图纹、动植物、四神、文字(吉祥语、宫殿或官署名等)。

南北朝起受佛教影响,多用莲瓣及兽头,唐代也是如此,这时文字瓦当已很少用,至宋、辽时又增加了龙凤、花草等式样。置于檐口之板瓦施滴水者在战国以前未有发现,汉、魏至唐大都用带形或齿形,唐、宋之际又出现尖形的滴水,这些式样到今天还在沿用。此尖形端部之表面常饰以各种动、植物纹样或几何图形。

《营造法式》已将筒瓦和板瓦按尺寸分为七等,依照建筑不同等级分别使用。根据发掘,西周的瓦按大小至少有三种类型,可见此制由来已久。西周早期的瓦面和瓦底常设瓦柱和瓦环,大概用以系绳或固埋于屋面的草泥垫层之用。有的盖瓦上留有小孔以容纳瓦钉插入,多用于屋面近檐口处。这种做法在后代的筒瓦屋面中,已成为定制。

c3b8f0bb0de04a269299e9d96c3c6da8.jpeg

⑵琉璃瓦

在陶瓦坯(明以后用瓷土制作)表面涂上一层釉,烧制后能在瓦表面形成坚实且色泽鲜丽的覆盖层,既提高了抗水性又增加了美观,一般应用于高级建筑。汉墓出土的明器已涂黄绿釉。琉璃瓦正式使用于建筑屋面是南北朝,但为数不多,宋代使用渐广,到明代成为一个高潮

琉璃瓦屋面都用筒板瓦、鸱吻、垂兽、角兽、仙人走兽等。大的屋面构件如正吻和正脊,都是由若干预制小构件拼合而成。

d4739fefa95a4a40944baf49d060cd95.jpeg

四、屋脊和屋面装饰

周代早期建筑仅以陶瓦覆盖草顶的屋脊,主要是从防水功能出发,装饰尚在其次。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陶脊断面为梯形,下部有一椭圆形槽,估计用以容纳其下之脊榑。

汉石阙、石祠、画像石及明器的屋脊有平直的,也有二端隆起的,其脊头常以多枚筒瓦垒叠。正脊中央上方有的用朱雀、凤鸟为装饰。正脊侧面则刻以环璧穿带等纹样。正脊二端使用鸱尾的正式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其大致之形象则多见于汉代之建筑明器。反映在壁画和雕刻中的,则出自北魏至隋、唐的石窟和陵墓。中唐及辽代鸱尾下部出现张口的兽头,尾部则逐渐向鱼尾过渡。

如山西大同华严下寺薄伽教藏殿中辽代壁画所示。宋代则分为鸱尾、龙尾和兽头等几种形式,《营造法式》和绘画中均有载述。元代鸱尾渐向外卷曲,有的已改称鸱吻。明、清正吻的尾部已完全外弯,端部亦由分叉变为卷曲,且兽身多附雕小龙,比例近于方形,背上出现剑把,名称也改为兽吻或大吻。

城乡一般民居的屋脊仍多用砖瓦叠砌,有的外面再抹灰泥,有的将脊一部分或全部砲成空花,以减轻屋面之静荷载及风之侧推力,又增加了立面变化。重檐建筑的下檐博脊或盏顶转角处,均用合角吻。






古代木构建筑

组成(6)——小木作

装修(宋称小木作)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前者在室外,如走廊的栏杆、檐下的挂落和对外的门窗等。后者装在室内,如各种隔断、罩、天花、藻井等。虽然小木作不是我们建筑学的重点,但是,从精巧玲珑的小木作中,我们可以走近古人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匠心与审美。

今天,就带大家品一品让建筑“锦上添花”小木作。

01 门

1.版门

版门在周代铜器方鬲、汉徐州画像石和北魏宁懋石室中都可见到,唐、宋以后的资料更多。 它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庙宇、住宅的大门,一般都是两扇。

(1)棋盘版门先以边梃与上、下抹头组成边框,框内置横福(清叫穿带)若干条,后在框的一面钉板,四面平齐不起线脚,高级的再加门钉和铺首。

(2)镜面版门门扇不用木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横木联系。

75a91ff9b2bf4d9c9ee3709e10bb4506.png

2.福扇门(宋称格子门)

唐代已有,宋、辽、金均广泛使用,明、清更为普遍。一般作建筑物的外门或内部隔断,每间可用四、六、八扇。槁扇门也由边挺、抹头等构件组成。

唐代花心常用直棂或方格,宋代又增加了柳条框、毽纹等,明、清的纹式更多,已不胜枚举。框格间可糊纸或薄纱,或嵌以磨平的贝壳。裙版在唐时为素平,宋、金起多施花丼或人物雕刻,是槅扇的装饰重点所在。边梃和抹头表面可做成各种凸凹线脚,有的在合角处包以铜角叶,兼收加固及装饰效果。

3.罩

大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作用。

a89b177a628946bab5b7ef798d9e6cc1.jpeg

02 窗

汉明器中窗格已有多种式样,如直棂、卧棂、斜格、套环等。唐以前仍以直棂窗为多,固定不能开启,因此使窗的功能和造型都受到一定限制。虽然汉陶楼明器中出现过支窗形式,但为数很少。宋起开关窗渐多,改变了上述情况,在类型和外观上都有很多发展。

1.直棂窗

在汉墓(如徐州汉墓、四川内江崖墓等)和陶屋明器中都有,北朝的石建筑和石刻,唐、宋、辽、金的砖、木建筑和壁画亦有大量表现。从明代起,它在重要建筑中已逐渐被槛窗所取代,但在民间建筑中仍有用的。

fc5e966d23a24ef09919b88c5fad0832.jpeg

2.槛窗

宋代槛窗已施于殿堂门两侧各间的槛墙上,它是由格子门(槁扇门)演变来的,所以形式也相仿,但只有格眼(清叫花心)、腰华板(清叫绦环板)而无障水板(清叫裙板)。宋画中的槛窗格眼多用柳条框或方格。

3.支摘窗

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可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支窗最早见于广州出土的汉陶楼明器。

宋画《雪霁江行图》在阑檻钩窗外亦用支窗。窗下用有木隔板的露空勾阑,也有摘窗之意。清代北方的支摘窗也用于槛墙上,可分为两部分,上部为支窗,下部为摘窗,二者面积大小相等。南方建筑因夏季需要较多的通风,支窗面积较摘窗大一倍左右,窗格的纹样也很丰富。

a1e20f828e304c93b88d20c2f24843ed.jpeg

4.横披

当建筑比较高大时,可在门、窗上另设中槛,榄上再设横披。 它既可通风、采光,又避免了因门窗过于高大而开启不便的缺陷。

唐及以前还没有见到这种做法。江苏南京栖霞山栖霞寺五代舍利塔石门上方的龟背纹雕刻,可能是彩画的表现,也可能就是横披。元代以后,横披的使用就更见广泛了。

5.漏窗

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窗孔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等构成几何图形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

汉代陶屋明器已有在围墙上端开狭高小窗一列的例子。金、元砖塔有扁形窗内刻几何纹棂格的。明嘉靖时,仇英与文征明合作的《西厢记》图,以及崇祯时计成《园冶》中所录的十六种漏窗式样,表明当时在这方面已达到很高水平。

清代用铁片铁丝与竹条等,创造出许多复杂而美观的图案,仅苏州一地就有千种以上,常见的有鱼鳞、钱纹、锭胜、波纹等,很多今天还值得借鉴。

d7a3e14ed4314e0992087b81755b4f16.jpeg

03 天花、藻井、卷棚

1.天花

为了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在 梁下用天花枋(宋称平棋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实例 可见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这种做法,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 平闇

另一种是在 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格和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称为 平棋,后代沿用较多。一般民居则用竹、高粱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后糊纸。

05f4733c88524b47831e0bb518efb040.jpeg

2.藻井

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 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形、圆形、斗四和斗八形等。

汉墓中已有 覆斗、斗四等式样,井内之石上或平素,或刻神灵、植物图形,如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所示。山西大同北魏云岗石窟的藻井中,以莲花及飞天等装饰较多。从天花支条的划分来看,基本仍是平棋式样。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千佛洞则以覆斗形为多,四个斜面多绘佛教故事或莲瓣为主的图案,顶部则做成套方或斗四。

宋《营造法式》和辽代建筑遗物中的斗八藻井已很复杂,下面承以斗拱,有的还在藻井周围置“天宫楼阁”,为小木雕刻之殿、堂、楼、阁、廊等建筑模型形象,象征仙佛所居者在砖石建筑中,也常用叠涩和仿木斗拱的手法来建造藻井,不过规模不大。如江苏苏州虎丘的云岩寺塔。

e6864b13854f42b48e1c1af25b96888c.jpeg

3.卷棚

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使用的位置常在檐柱,与前、后金柱间。其结构由质轩梁、轩 檩和轩椽组成,由于轩橡可作多种曲线或折线形,因此大大丰富了轩内的空间和艺术效果。

轩椽上覆以灰白色的水磨砖。轩梁上常饰以浮刻,并髹以单色(栗壳色为多)油漆,绝少使用彩画。此类天花大约在明代以后被广泛使用,特别是我国南方的江浙一带,官署、祠庙、住宅、园林中比比皆是。

04 其他

金属用于建筑装修也多,特别是 。由于色泽美观,不易镑蚀,且易于加工,所以自古以来即被大量使用。

陕西凤翔秦古都雍城宫殿遗址出土的铜釭,就是套在木构件上的饰物。其他如门窗上的铰页、铺首、门钉等也很多。汉代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在屋上置铜雀为饰的记载。到了明、清二代,个别建筑全部用铜建造,称为金殿。

铁件一般只用于建筑构件之内,作为骨架或加固件。前者施于假山、漏窗中,后者如组合梁柱中的箍、鼓卯、钉等。金银等贵重金属用于绘贴彩画,或用于错镶构件。

b0f995dee6f944bdb3dd15d2b14991c6.jpeg

05 家具、陈设

1.家具

根据文字记载和画像石等资料,六朝以前人们大多采用“席地而坐”的方式,因此一般家具都较低矮。五代以后“垂足而坐”成为主流,家具尺度相应增高,种类和外型也逐渐定型成熟。 家具尺度的变化和当时室内空间的扩大应有着一定的关系

日常使用的家具有床、榻、桌、椅、凳、墩、几、案、柜、架、屏风等。考究的用紫檀、楠木、花梨、胡桃等木材,有的还镶配大理石,或用藤、竹、树根制作,在造型和工艺上都达到很高水平。

建筑中的某些构件和构造形式,也被运用到家具中,如门、曲梁、收分柱和各种榫卯。

明代家具的水平又有提高,如使用断面为圆或椭圆形料代替方料,榫卯细致准确,造型注意适应人的使用,外观美观大方、简洁而不使用过多的装饰等等。清代家具更注意装饰,线脚较多,有的还嵌以螺钿,外观较华丽但嫌繁琐。在重要的殿堂中,家具多依明间中轴作对称布置,即成双或成套排置。但居室、书斋等则不拘一格,常随宜处理。

cfafa23a5852417d970e516ed0cd684e.jpeg

2.陈设

陈设以悬挂在墙壁或柱面的字画为多,有装裱成轴的纸绢书画,也有刻在竹木版上的图文,一般厅堂多在后壁正中上悬横匾,下挂堂幅,配以对联,兩旁置条幅,柱上再施木、竹板对联。或在明间后檐金柱间置木槁扇或屏风,上绘刻书画诗文、博古图案。

在敞厅、亭、榭、走廊内,由于易受风雨,所以多用竹、木横匾与对联,或在墙面嵌砖石刻。此外,在墙上还可悬挂嵌玉、贝、大理石的挂屏,或在桌、几、条案、地面上放置大理石屏、盆景、瓷器、古玩等。

e6bdbbad0bf74e77a75911ae531545fb.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