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案例欣赏
  3. 绿植文创
  4. 内容

苔藓那些事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具有配子体世代占优势的独特生活史。配子体产生性器官(精子器和颈卵器)和配子(精子和卵子);孢子体产生孢子,但它们不能独立生存,必须依赖配子体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全世界约有23000种,分为苔纲Hepatic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ae。苔藓植物在不毛之地和受干扰后的次生生境中担当重要的拓荒者角色。

微信图片_20231122201556.png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具有配子体世代占优势的独特生活史。配子体产生性器官(精子器和颈卵器)和配子(精子和卵子);孢子体产生孢子,但它们不能独立生存,必须依赖配子体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全世界约有23000种,分为苔纲Hepatic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ae。苔藓植物在不毛之地和受干扰后的次生生境中担当重要的拓荒者角色。 

微信图片_20230523220144.png

   在北温带和高山生态系统的水土维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泥炭藓Sphagnum等种类在园艺和微缩景观设计有着巨大价值,强生公司以其为材料生产女性卫生护垫;也是广泛用于监测空气污染和作为科学研究上的模式植物。 

微信图片_20230523220201.png

    苔藓植物对水分、矿质营养等特殊的体表吸收方式,利用孢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的能力和多样化的营养繁殖方式,使其能广泛地分布于除海洋以外的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境中 。因此,其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CO2 的固定和森林更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苔藓植物 189 科 1284 属 22175 种 ,中国已报道有 150 科 591 属 3021 种,是世界上苔藓植物多样性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关于苔藓植物的来源问题,尚无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起源于绿藻,其理由为:含有相同的光合作用色素;相同的贮藏淀粉;精子均具有2条等长的顶生鞭毛;孢子萌发时所形成的原丝体,与丝藻也很相似;绿藻的卵囊与精子囊的构造与苔藓植物的颈卵器和精子器相似。

   另一种观点是由裸蕨类植物退化而来,裸蕨类出现于志留纪,而苔藓植物出现于泥盆纪中期,要比裸蕨晚数千万年。从进化顺序上说,它们很可能起源于同一祖先。但是,上述两种观点直至2017年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微信图片_20230523220126.png

   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依附在配子体上。配子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喜欢阴湿,在有性生殖时,必须借助于水。因而其在陆地上难以进一步适应和发展,这都表明它属于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的植物。


苔藓植物是一类生活史中以配子体占优势的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不具维管组织,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我们平时所见到茎、叶和根,严格上应该叫拟茎,拟叶和拟根。

苔藓植物通常喜欢阴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石壁、树干和土面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有些苔藓植物也能生存于荒漠甚至沙漠中。 [2] 

比较高级的种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植物体的内部构造简单,假根是由单细胞或由一列细胞所组成,无中柱,只在较高级的种类中,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苔藓植物体的形态、构造虽然如此简单,但由于苔藓植物具有类似茎、叶分化,会释放出孢子,所以对研究陆生生物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

微信图片_20230523220100.png


多样性

中国的苔藓植物十分丰富。全世界有苔藓植物23000种,中国约有3100种,占全世界的12.2%。苔藓植物包括苔类植物门、藓类植物门和角苔植物门。苔类植物们包含86科,386属,约7500种;藓类植物们包含120科,862属,约13000种藓类植物;角苔植物门有6科,12属,约200种。中国约有152科,607属,约3100种。

中国苔藓植物的特点是:

(1)特有类群丰富:根据近几十年调查的结果,仅见于中国的特有苔藓属和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仅少数涉及邻近地区)的东亚特有苔藓属共35个,占中国苔藓植物属数的7.09%。它们共含有48个种、亚种或变种,占中国苔藓植物种总数的2.2%。这些特有属、种在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长江流域中游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区存在3个分布中心;

(2)在系统发生上居关键位置的类群多:如原始类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属(Takakia)的两个种;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叶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察隅、波密及米林县的高寒山地都有发现;

(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


气候

     苔藓不适宜在完全阴暗处生长,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线或半阴环境,最主要的是喜欢潮湿环境,特别不耐干旱及干燥。养护期间,应给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喷水多次,(依空气湿度而定)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另外就是温度,温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其才会生长良好。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种类中最大的也只有数十厘米长。形状简单,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

     苔藓植物对环境温度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研究表明,多数苔藓植物在 40 ~ 45 ℃的高温条件和-15 ~ 10 ℃的低温条件下均能维持光合能力。耐旱苔藓植物的致死温度范围为85 ~ 100 ℃。狭叶曲柄藓(Campylopus subulatus)、角齿藓(Ceratodonpurpureus)和扭口藓(Barbula unguiculata)在 100 ℃温度下处理 30 min后仍能存活,生活力与常温处理的苔藓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虽然苔藓植物的生长发育并无严格的温度限制,且能耐受极端温度,但生活在不同温度下的同种苔藓植物具有不同的温度补偿点。生长在北极环境中的白毛砂藓(Racomi⁃trium lanuginosum)高温补偿点约为 30 ℃,生长在温暖环境中的长毛砂藓高温补偿点为40 ℃。 

      温度对苔藓植物原丝体的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温度对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原丝体生长的影响不同;连续光照下,20 ℃处理下的苔藓植物原丝体生长最快、分枝最多及分化最早;25 ℃处理次之;自然光照下,5 ~ 10 ℃处理下的孢子萌发率和原丝体生长速度最慢。温度显著影响藓结皮和藓类植物的生长。 [4] 

      苔藓植物形体矮小,对光强没有形态上的明显分化,然而在生理方面,特别是光合生理存在一定的特化现象。耐旱苔藓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较高,对光照的要求较低。这是因为苔藓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在弱光环境下相对更高,耐旱型苔藓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速率。


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通常是以孢子进行繁殖,并具有甚强的营养繁殖能力和多种营养繁殖器官。苔藓植物都有世代交替现象,它们的生活史是以单倍体的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之上,有性繁殖能力受到影响,无性繁殖在其生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引。在自然状况下,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比苔类植物更普遍。  

在培养前期要对没有裂开的孢蒴表面进行无菌处理,孢蒴破裂,释放出孢子然后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温度、湿度、培养基、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直接影响孢子的萌发率,同时也影响原丝体发育的速度及原丝体系统的外部形态。培养的孢子在萌发时没有休眠期,孢子萌发首先吸水膨胀,在孢子的一级伸出萌发小孔,此后,带有营养物质的萌发管从萌发小孔露出,假根在萌发管的基部。在藓类中通常由一个孢子萌发的原丝体可产生数量众多的芽体,形成多数的生殖枝,原丝体死亡后可发育成多数植株,而在苔类中1个孢子萌发后仅形成1个植株。苔藓孢子体积一般都较小,约10~30炉,当孢蒴成熟后,孢子很快就散出,所以搜集工作十分艰难。孢子繁殖还限于实验室,无法实现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孢子萌发后经过继续分裂和一再分枝形成原丝体,若对原丝体进行切段处理则能够形成更多的植株。


栽培技术

①穴栽:五六株栽一穴,间隔一定距离种植在平整的地面上。

②片植:将苔藓一片片铺设在预先平整好的土地上,稍稍压实,适量淋水,使之与土表紧密相连。

③断茎:苔藓再生力很强,将苔藓切成细段,均匀地撒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再覆上一层细土即可生长。

苔藓刚栽植时竞争能力很低,其他高等植物容易侵入,因此,刚栽植时应加强除草。而后当苔藓植物密布基质表面后,杂草就几乎不能侵入。苔藓植物对空气湿度要求较严格,在管理中要采用一些喷灌或喷雾装置来调节空气湿度,以利于苔藓生长。大多数苔藓植物适于偏酸性的土壤,可以采用泥炭土作为酸性基质。



1、小壶藓是原产于日本及中国的一种苔藓类植物,挺水性饲养。水上草多生长在水边阴湿环境,由假根攀附在岩石或朽木上。有5-6厘米长的匍匐茎和2厘米高的直立茎,叶片螺旋状着生,中肋明显且到达尖端,叶子呈卵圆形,尖端锐利,黄绿色半透明。转水后,水中叶基本维持原状,对光线水质要求并不高,生长速度较快,添加二氧化碳及液肥会对其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微信图片_20231122015538.png



2、苔藓植物·并齿藓

Tetraplodon sp.

并齿藓,隶属于苔藓植物,藓纲,壶藓科,并齿藓属。照片摄于香格里拉。

这株并齿藓色彩搭配十分亮眼,密集丛生的垫状绿色“小叶子”是它的配子体,橙红的茎高约5、6厘米,顶端柱形的黑色孢蒴,加上顶端的绿色“小花”,配色十分和谐。所谓孢蒴就是储藏和孕育孢子的地方,相当于种子植物的果实,肩负着繁衍生命的重任。

微信图片_20231122015118.png


3、虎尾藓(Hedwigia ciliata Ehrh. ex P. Beauv.)植物体稀疏丛生或密集丛生,岩面生藓类;在干燥时成银褐紫色,潮湿时深黄绿色。茎直立或倾立,长达2-10厘米,基部具假根,不规则分枝。



4、东亚砂藓(藓纲紫萼藓科)

从低地到高原,只要是曰照良好的土壤,都能看到它形成密集的群落生长。在植物间隙、公园的草地、居家附近也非常常见。茎部长度大约为3cm。叶子尖端大多带有透明的刺。潮湿的时候叶片会张得很大,淡淡的绿色非常美丽。因为能长时间耐受干旱环境,除了苔藓园艺之外,也被广泛应用于屋顶绿化。

微信图片_20231122021612.png

微信图片_20231122021701.png


金发藓(藓钢金发藓科)

京都市内的苔藓庭园里以“杉苔”为名种植的,几乎都是这种苔藓。它会在野外的湿地等明亮湿润的地方形成大范围群落。20cm以上较长的茎部会有倾倒的可能。它还有能让底下的许多细细的假根更加集中的假根束,在这里长出的嫩芽会长出新的茎。孢子囊上戴着一个毛茸茸的“帽子”。

微信图片_20231122203155.png


东亚万年藓(藓纲万年藓科)

日文名称意为“高野万年草”,被称为“草”,是因为它是日本产的苔藓中最大的一种。直立的茎部高5-10cm,上部呈树枝状分叉。地下茎非常发达,群落也很广阔。它和万年藓很像,在湿地数量较多时难以区分。它们都不耐寒,因此并不推荐在召藓庭园中使用,但因其枝叶很漂亮,所以多用于盆栽中。富士万年藓的枝叶较为密集,生长在海拔较高处。

微信图片_20231122204633.png

微信图片_20231122204745.png

【中文名】东亚万年藓

【拉丁名】Climacium japonicum

【栽培容器】半开放

【栽培容易】★★

【生长速度】普通

【高度】 高

【耐热性】★★

【光照】半阴

【分类】万年藓科-万年藓属

【生境】多生长在山地半阴的落叶堆积的腐植土上。

【概要】一种长得像树苗一样的大型苔藓,因此在微景观里常用来表示树木,其既有长长的横贯地下的地下茎,也有从泥土中笔直往上长的直立茎,就像竹子一样,地下茎延伸到那,就有可能在那长出直立茎,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同一群落的个体都由地下茎相连着。直立茎高5~10cm,茎的上半部集中生长有向下的羽状枝,枝条越向末梢越细。枝叶长2.5mm以下,呈细长的三角形,末端尖锐且叶缘有锯齿,枝叶下半部呈磷状卵形。蒴柄长2~3cm,红褐色,孢蒴呈椭圆形。

【栽培要点】不耐干燥,叶尖容易受伤,所以在干燥的开放型生态微景观里难种植,而如果种植在湿度过高的密闭型生态微景观里,新芽的叶子不会展开,新芽容易徒长,所以它适合种植在有通气的半开放型生态微景观中。冬天气温变低的话容易变成茶色,应该注意。种植时,采用深植比较容易适应。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西伯利亚。


圆叶裸蒴苔(苔纲裸蒴苔科)

圆叶裸蒴苔(Haplomitrium mnioides (Lindb.) R. M. Schust.)是地钱门裸蒴苔纲的一种植物。它的植物体柔嫩,肉质状,淡绿色或鲜绿色,散生。

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沼泽边的土壤中,拥有高度为2~3cm的绿色肉质茎。地下茎向下匍匐伸展,在鹿儿岛县屋久岛各地都有较大的群落。茎部有三排叶子,背部的那一排偏小一些。雄株在茎的前端集中的造精器呈花盘状。美丽的姿态使它得到了“小野小町”(译者注:小野小町是日本平安初期的女诗人,绝代美女)这个可爱的日本名字。


疣灯藓(藓纲提灯藓科)


在各地半日照处的土壤中群生。长2~3cm的茎部前端分叉后变成更细的枝条。干燥的话,叶片会剧烈萎缩,高度较低,颜色也比较朴实,虽说常在苔藓庭园周围见到,但大多是自然生长的。早春时树木叶子长出来之前,它那深绿色的群落中已经伸岀了嫩绿的新芽,观赏这“苔藓的新绿”也是一种乐趣。

微信图片_20231122203040.png



大灰藓(藓纲灰藓科)

庭院、公园、河堤、田埂……只要光线明亮的地方它都喜欢。茎部长度可以超过10cm,特征是密集生长在茎上的叶子会卷得非常厉害,呈镰刀状。它是制作苔藓球最常用的材料,如果室内光线不足,它很快就会变色,这一点请一定注意。成长迅速,很快就能在土地上铺开一大片,但缺点是容易被剥落。

微信图片_20231122203522.png



梨蒴珠藓(藓纲珠藓科)

梨蒴珠藓(学名:Bartramia pomifomis)密集或疏丛生,梨蒴珠藓多生长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如溪流或水沟边的岩石或土坡上,全国大部分省市都有分布,耐寒能力很强,但是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城市绿地中很少见,可在周边郊区、植物园或森林公园的溪流边寻找。

梨蒴珠藓较少形成面包状群落,采集的时候需要用到灰刀,需带上一个喷水壶,灰刀铲起来以后先喷上少量的水再放入容器中,避免移栽前缺水导致大量苔株干枯。

在山地的土壤上成块生长,特别钟爱斜坡;在潮湿的沼泽边缘也会形成半球形的群落。因为比其他苔藓的绿色浅,所以非常显眼。茎部长5-10cm,叶片细长,干燥后会萎缩。早春时较长的柄的前端会长出淡绿色的球形孢子囊,那娇嫩的珍珠般的姿态非常可爱。苔藓盆栽中经常使用。


短肋羽藓(藓纲羽藓科)


从较低的山地到亚高山带,在干燥的岩石和土壤上散布着短肋羽藓群落。长长延伸的茎部分出细细的三回羽状叶片。虽然潮湿的状态下姿态极为美丽,但是一旦干燥之后就千瘪了,所以在苔藓庭园和盆栽中都不怎么用到它。沼泽等潮湿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它的近亲大羽藓。

微信图片_20231122203655.png



角齿藓(藓纲牛毛藓科)

角齿藓(Ceratodon purpureus (Hedw.) Brid.)多年生植物,土生或腐木生药类,茎单独生长,且直立,叶呈卵状披针形或长披针形。本届有20种左右。中国有2种。秦岭地区产1种。

群生在庭院和公园的土壤中,有时也会生长在石板或稻草屋顶等明亮的地方。茎部是绿色的,长度为0.5~1cm,比较低矮不显眼,但早春一起伸出紫红一黄褐色的蒴柄时就非常醒目。日文名称意为“屋顶红藓”,也是源自其在屋顶上群生的样子。蒴柄前端长出的孢子囊微微倾斜着,一旦干燥就会出现深深的纵向褶皱。


桧叶白发藓(藓纲白发藓科)

白发藓(Leucobryum glaucum),是白发藓科,白发藓属,不规则丛集或散列的藓类,呈灰绿色。茎直立或倾立,长可达8 cm,不规则疏分枝。叶密生,基部呈鞘状,长卵形,上部渐呈披针形,常向一侧偏曲;叶边全缘,上部略内卷;中肋宽阔,仅叶边为叶片部分;叶细胞长方形,中肋背面细胞具明显疣状突起。苔藓植物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高等植物,它们生命力强,能忍受恶劣的环境条件,被誉为“先锋植物”和“拓荒者”。同时它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组织,表面积较大,对环境因子的反应敏感度是种子植物的10倍[2]。白发藓,自然环境中一般生长在山地阳坡空旷地面或针叶林林地,环境敏感度较高,需要一定的光照、水分、湿度和适宜的温度。白发藓属于变水植物,耐旱能力较强,干燥脱水后可自动休眠,颜色灰白,通过复水可以恢复活力。

常见于各地的杉树林,在树干的下部组成略显白色的群落。茎部高2~3cm。因群落密集、颜色独特,在苔藓庭园和盆栽中都非常常用。园艺商店出售的时候经常被称作“山苔”。由于它的外形与日本西南部较多的粗叶白发藓很像,所以难以区分。



芽胞湿地藓(藓纲丛藓科)


居家附近或低地的水泥墙、石墙、排水沟等地,都能看到它那略带茶色的群落。有时候也会在山间隧道的出入口等处的侧面墙壁长有密集的群落。茎部长度在1cm以下。宽宽的叶子如果干燥,叶子两侧就会卷起来,所以日文中也会叫它“卷叶藓”。一湿润,干燥的叶子就会快速展开变回绿色,这几乎是所有在干燥地带生长的苔藓的共性。


大桧藓(藓纲桧藓科)

黄鼠狼的尾巴~~大桧藓

长5~10cm的茎上长满了细密的叶子,如同动物的尾巴一般渐渐变细。它经常在野外树林的腐殖土上形成半球形的群落。因为姿态都很美丽,所以金发藓、大桧藓经常一起在苔藓庭园中使用。茎的下部被红褐色的假根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因而别名“鼬鼠的尾巴”。它的近亲刺叶焰藓要小得多。


凤尾藓犹如凤凰的尾巴,故名为凤尾藓,是一种观赏性非常高的苔藓,而且有部分品种可以转水.

凤尾藓(学名:Fissidnes bryoides),

苔藓植物门、藓纲、真藓亚纲、凤尾藓目、凤尾藓科植物,

其植物体和蒴齿形式为藓类植物中较原始的类型。

植物体密集丛生,绿色或鲜绿色。茎直立,高达1-5毫米,单一或稀叉状分枝,仅基部具假根。叶片5到多对。

微信图片_20231122023038.png

微信图片_20231122023121.png

大凤尾藓(藓纲凤尾藓科)

大凤尾藓生在于林下溪谷旁湿石或土上的一种凤尾藓科凤尾藓属的苔藓植物。分布中国,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缅甸,尼泊尔,锡金,印度,斯里兰卡,斐济。

日本原产的凤尾藓属中已知的有42种,其中大凤尾藓的植物体较大,有5~9cm长。喜爱生长在山间的溪流沿岸等黑暗潮湿的地方。特征是茎部两边有相对并排排列的叶子,日文名称意为“凤凰苔”,就是因为这部分很像传说中凤凰的尾部羽毛。叶子的边缘变厚,形成了镶边的效果,叶基分成两片包住茎部。



地钱(苔纲地钱科)

在居家附近的土壤中会形成较大的群落。虽说在理科教科书中总被提到,但实际上它的近亲粗裂地钱更常见一点。地钱叶状体的背面是绿色,粗裂地钱的背面是紫色,很容易区分。叶状体背面的杯状器官里有大量的无性芽,可以繁殖出许多地钱。


蛇苔(苔纲蛇苔科)

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 (L.) Dumort.)是地钱门地钱纲的一种植物。叶状体宽带状,革质,深绿,略具光泽,长5-10厘米,宽约1-2厘米,花纹很像一种蛇的皮。雌雄异株。雄托椭圆状,紫色; 雌托圆锥状,褐黄色,托下面着生总苞,苞内具一个苞葫。

日本各地沼泽边的潮湿土壤和岩石上都有。离开沼泽等地方也可以生长,但是这样的话植物体多会带一些紫色。有时叶宽2cm的表面会出现蛇纹,背面有透明的密生假根,可以使其固定在岩石或泥土上。具有独特的臭味,是苔纲植物中最常见的一种。

微信图片_20231122210049.png


曲尾藓

曲尾藏,是一种苔藓,原产于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大洋洲。它通常在干燥到潮湿的森林地区的土壤上形成簇绒或垫子。与许多类型的苔藓一样,金雀花苔藓与金雀花苔藓以及其他苔藓成丛生长。 它可以通过它的叶子来区分,这些叶子强烈地向一侧弯曲。

植物体中大形,高2-4cm。片状疏丛生,绿色、黄绿色或褐绿色,具光泽。茎直立或倾立,分枝。幼茎有时带灰白毛,老时褐绿色。叶片螺旋状着生,一向镰刀形弯曲,挺硬,披针形,中上部管状。叶缘具齿,中肋细,达于叶尖,或稍突出,上部背面具2条、有时多条栉片,每条栉片上有齿突。角细胞2-4层,褐色,不达于中肋。叶片细胞厚壁,具明显的壁孔,平滑,中下部细胞长,中上部细胞短纺锤形或不规则的长圆形。



小鼠尾藓(Myurella julacea (Schwägr.) Schimp.)是鳞藓科、小鼠尾藓属植物。植物体鲜绿色,茎匍匐,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深内凹,雌苞叶狭卵形,芽胞腋生,棒锤形,成簇生长。

形态特征:青藓科鼠尾藓属,植物体粗壮,挺直,鲜绿色或黄绿色,略有光泽,多丛集生长。茎匍匍,基部密生假根;不规则分枝,分枝长2-4厘米,叶片紧贴成覆瓦状排列了,枝条外观呈圆条形,似鼠尾状。叶片面卵形或近于圆形,先端圆钝,有小尖头,内凹;叶边全缘或有细齿;中肋单一,长过叶片中部;叶细胞厚壁,平滑,菱形或不规则多边形,角细胞疏松排列,圆方形。

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000-3000米林下附生于湿润的树干基部,岩壁,土坡和土墙上,往往形成片状的单一群丛。

微信图片_20231122204021.png

微信图片_20231122212150.png



大羽藓是羽藓科羽藓属植物,其体形大,多为绿色和黄绿色,植株老化后则会呈现出褐绿色,属于匍匐茎,茎叶为卵形或者卵状心形,叶片的边缘位置带有长纤毛。



匐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 T. J. Kop.)是提灯藓科、匍灯藓属植物。植物无光泽,疏松丛生。疏生叶,叶阔卵圆形,雌雄异株。蒴柄红黄色,孢蒴呈卵状圆柱形,往往下垂。多见于山区林地及海拔2000-3000米林缘土坡、草地、沟谷边或河滩地上。

植物体暗绿或黄绿色,无光泽,疏松丛生。茎及营养枝均匍匐生长或呈弓形弯曲,疏生叶,在着地的部位均丛生黄棕色假根。叶阔卵圆形,或近于菱形,长约5毫米, 宽约3毫米,叶基狭缩,基角部往往下延,先端急尖,具小尖头;叶缘具明显的分化边,叶边中上部多具单列锯齿,仅枝上幼叶的叶边近于全缘;中肋平滑,长达叶尖,且稍突出。叶细胞壁薄,仅角部稍增厚,呈多角状不规则的圆形。生殖枝直立,高约2-3厘米,叶多集生于上段,较狭长,呈长卵状菱形或披针形。雌雄异株。蒴柄红黄色,长约2-3厘米。孢蒴呈卵状圆柱形,往往下垂。


暖地大叶藓(Rhodobryum giganteum Paris)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苔藓植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习生于长江流域以南中山林地,小溪边或滴水岩边亦可生长。分布安徽、福建、甘肃、广东、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四川、台湾、云南、西藏、浙江及山东。日本、朝鲜及南亚地区也有。

微信图片_20231122204108.png


塔藓

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 (Hedw.) Schimp.)塔形,硬挺,绿色或鲜绿色,有绢丝光泽。茎长15-20厘米,倾立,2-3回羽伏分枝;当年枝条均丛集于茎的顶端,次年自顶端再产生新的茎和枝丛,如此连续几年后,即形成分层次的塔形。茎与枝均密被鳞毛。茎叶与枝叶异型。茎叶下部长卵形,有纵长皱拆,向上成狭长披针形,具横波纹,通常扭曲;五大洲都有分布;在中国南北各省区高山地区广布。

形态特征:塔形,硬挺,绿色或鲜绿色,有绢丝光泽。茎长15-20厘米,倾立,2-3回羽伏分枝;当年枝条均丛集于茎的顶端,次年自顶端再产生新的茎和枝丛,如此连续几年后,即形成分层次的塔形。茎与枝均密被鳞毛。

生长环境:喜生于酸性较高的林下沼泽,常与泥炭藓伴生。多见于生长冷杉的纯林区,或生长云杉的各种针叶林,一般在针叶林潮湿的原木和腐殖质上生长,也生于高山冻原地带,我们就是在一片云杉树林底下发现的塔藓,由于长的像树叶,当时没做鉴定工作的时候称它为“树叶藓”回来查了资料对比才知道这就是塔藓,非常的有意思。

微信图片_20231122210436.png



毛梳藓,森林里的小梳子


毛梳藓(Ptilium crista-castrensis (Hedw.) De Not.),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习见种,生于林下沼泽或溪边,土生或石生。

形态特征:植物体粗壮,柔软,丛生,黄绿色,在干燥时灰绿色,有光泽。茎倾立或直立,长达6-20厘米,密集规则羽状分枝,分枝向两侧伸出;分枝等长,枝尖端成镰刀形弯曲,全开呈毛梳关。鳞毛多,阔长披针形,生于枝的基部。茎叶基部略下延,向上成阔椭圆形,渐成阔披针形,叶尖长,先端成镰刀形或螺旋状卷曲,有多数纵褶;叶缘平展,2/3以上有锯齿;中肋两条,短或不清楚;叶片细胞狭长形,厚壁;角细胞有几个方形细胞构成。枝叶小,狭披针形,有纵褶,成镰刀形成圆环形弯曲。

生长环境:常见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或林下沼泽或灌丛沼泽。多数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陕西、西藏、云南、新疆等地。

微信图片_20231122211034.png

微信图片_20231122211119.png




拟垂枝藓

拟垂枝藓(Rhytidiadelphus squarrosus (Hedw.) Warnst.)是塔藓科、拟垂枝藓属植物。



鞭枝新丝藓,只长在树干上的苔藓

鞭枝新丝藓(学名:Bidens vulgata Greene)是蔓藓科新丝藓属植物。

形态特征:一次茎沿着基物(树干)匍匐生长,二次茎下垂呈不规则分枝。枝条长10~ 15厘米,有时可达数十厘米。叶片在茎和枝条上均密集生长。中脉到达叶片中部,极少生出孢蒴。鞭枝新丝藓尤其纤细,呈线状。叶片为有光泽的黄绿色,生长环境较好时可群生,从众多树木的枝干上下垂的景象宛如绿色的窗帘。近缘种是多疵悬藓。它比鞭枝新丝藓的植物体更为纤细,肉眼辨识十分困难。

生长环境:溪流边空气湿度高的半阴的树枝或树干上,极少出现在地面上。


暖地大叶藓,一个遍地开花的苔藓

暖地大叶藓属于真藓科下的大型苔藓,很多地方都叫它“回心草”,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它的形态犹如盛开的绿色花朵,叶片拥有晶莹剔透的绿,在户外属于比较好辨认的品种。


波叶仙鹤藓,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波叶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湿地植物。柔嫩,深绿色,老时呈褐色,群集成丛生长。茎单一,高2-5厘米,基部密生棕色假根。叶干燥时皱缩或卷曲,潮湿时伸展,长舌形或阔披针形,短尖,长4-6毫米,有多数斜波纹;叶边明显分化,上部具双齿;中肋单一,长达叶尖;腹面有4-6列栉片,栉片高2-3细胞,背面有多数斜列的背刺。

仙鹤藓,一个特别仙的名字,第一次听到大家讨论这个苔藓的时候就想立马去山里寻找它的踪迹,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后来根据书本上的图片找到了仙鹤藓,但是一直有个疑问,明明是金发藓科的苔藓,为什么它叫“仙鹤藓“呢,和仙鹤是什么关系?

再到后来的一个秋天,我再次发现仙鹤藓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仙鹤藓长了很多孢子,并且它的孢蒴形态完全就是一个鹤首的样子!我瞬间明白了它名称的由来: 丹顶鹤为大型涉禽鹤类,其特征有三长——嘴长、颈长、腿长。金发藓科这类植物也具备了三长:蒴柄细长,直立似“长腿”,孢蒴长圆柱形似“鸟身”,蒴盖圆锥形,多具长喙似“长颈”,长蒴帽兜形似“长嘴”。此类植物以“仙鹤“命名而名至实归。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了苔藓植物的科学研究之中,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呀。

形态特征:柔嫩,深绿色,老时呈褐色,群集成丛生长。茎单一,高2-5厘米,基部密生棕色假根。叶干燥时皱缩或卷曲,潮湿时伸展,长舌形或阔披针形,短尖,长4-6毫米,有多数斜波纹;叶边明显分化,上部具双齿;中肋单一,长达叶尖;腹面有4-6列栉片,栉片高2-3细胞,背面有多数斜列的背刺。

微信图片_202311222141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