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案例欣赏
  3. 非遗活化
  4. 内容

现代木作设计基本流程


我们现在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各类木作大牛,诸如木工爸爸、木工爷爷等木作达人,看似不需要任何构思及图纸的情况下信手拈来,最后制作的木作巧夺天工;实际则不然,即使是非常熟练的木作匠人或大师,都需要针对所需的木作进行构思揣磨,最后通过相关的工具进行分步加工。 就学设计或对设计有爱好的人而言,木作的设计基本流程大致是这样的:1、木作创意方案草图;2、搜集参考对比资料;3、绘制三维模型;4、模型制作;5、意见征集,完善设计方案;6、产品模型修改,模型制作修改;7、产品最终打样验证,绘制零部件施工图。这里以北欧木玩为示范案例来呈现设计基本流程。 该设计展包括了采油、群岛和海运三个组合 。设计师巧妙将简洁干净的挪威设计风融入设计产品,加上纯手工打造、漂亮的配色和圆润可爱的外形设计。无论是钻井平台、渔船、直升机、潜艇、灯塔、还是海岛等,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美丽,让人为之倾心。



业内第一本适合木作设计师及爱好者阅读及实践的木作教程

《画说木作》

作者:陈玲江 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1342732

000000000000001.png




现代木作设计基本流程


      我们现在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刷到各类木作大牛,诸如木工爸爸、木工爷爷等木作达人,看似不需要任何构思及图纸的情况下信手拈来,最后制作的木作巧夺天工;实际则不然,即使是非常熟练的木作匠人或大师,都需要针对所需的木作进行构思揣磨,最后通过相关的工具进行分步加工。

微信图片_20220314235952.png

 挪威设计工作室Permforast创始人及设计师:Andreas Murray、Eivind Halseth、Oskar Johansen和Tore Vinje Brustad

       就学设计或对设计有爱好的人而言,木作的设计基本流程大致是这样的:1、木作创意方案草图;2、搜集参考对比资料;3、绘制三维模型;4、模型制作;5、意见征集,完善设计方案;6、产品模型修改,模型制作修改;7、产品最终打样验证,绘制零部件施工图。这里以北欧木玩为示范案例来呈现设计基本流程。 该设计展包括了采油、群岛和海运三个组合 。设计师(挪威设计工作室Permforast   https://permafrost.no/)巧妙将简洁干净的挪威设计风融入设计产品,加上纯手工打造、漂亮的配色和圆润可爱的外形设计。无论是钻井平台、渔船、直升机、潜艇、灯塔、还是海岛等,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美丽,让人为之倾心。

1、方案草图:

      这是设计者对设计要求理解之后设计构思的形象表现,是捕捉设计构思形象的最好方法,一般徒手绘制。

012.jpg

                                    挪威Permafrost设计工作室的系列木作玩具设计草案

2、搜集设计资料:

      纯商业的设计开发涉及的资料收集要相对转业很多,深入挖掘的面与点也很多,这块已经偏向市场调研、项目未来趋势预测等了;如果纯粹设计师想做个自我为中心的设计创造,则相对简单很多,以草图形式固定下来的构思只是个初步的原型,再调研工艺、材料、结构等问题,都是设计的中心问题,比较图纸到样品阶段所需的材料工具都远超出简单的想象。

a1.jpg

                                                木作设计师需要了解熟悉完整的木作流程

3绘制三视图和透视效果图:

      这是一个进一步具象化的过程。更接近于成品的实际效果。家具各部分的使用材料要明确。在此基础上绘制透视效果图,才具有设计的实际意义。当下的木作设计师应该非常熟悉三维建模及效果图呈现。

55.jpg

                                         木作小车的建模与渲染验证

4、模型制作:

       虽然上一步已经将设计意图充分表达出来了,但是三视图和透视图是平面的,而且它们都是有一定的视点和方向绘制的,表现不够全面立体。因此,使用简单材料和加工手段,按一定比例制作出模型。近些年的3D打印及光敏树脂甚至金属3D打印等技术给微木工的设计开发进行了有效助理,验证速度更加快捷。

5、完成设计方案:

     向委托者征求意见。设计者的思路意图,最后都通过设计方案全面表现出来,不尽之处,再辅以文字说明。

6、制作实物模型:

实物模型是在设计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制作1:1的实物。

beio.png

                           最终木作模型效果及装配关系图

7、绘制施工图:

     它包括总装配图、零部件图、加工要求、尺寸及材料等。以图纸的方式固定下来,以确保产品与样品的一致性。



偏向个体特征的木作设计流程


        在视频栏目《了不起的匠人》等播放手工艺匠人的传记中,就有两三偏讲述木作匠人的近20分钟的短视频,《了不起的匠人》是以聚焦东方美学为主的匠心纪录片。节目捕捉每位匠人最具匠心的故事,传达每位匠人鲜明而各自迥异的性格,我们也还是会细腻而唯美的展现每件器物的制作过程,展现出其震撼一面;我们还会在这一季,从每位匠人和每件器物之中,为您传达一种东方美学中的观念。这不是学术术语的艰涩,而是由真实故事生发而出的感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muzjr.png

                                     播放传统匠人栏目的《了不起的匠人》

           栏目里先播出的匠人主要有三位:1、木勺子匠人黄强;2、上海造天坛—王震华 ;3、刘文辉:积木匠人,千年斗拱新传承。

1、木勺子匠人黄强

      一把勺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吃饭会用到,喝汤也会用到。却从没想过,有一天这样一种普通的餐具,会被人做成了工艺品,赋予了新的价值。

       对于黄强来说,与其说勺子是艺术,不如说木头本身就是艺术。他曾说过:“勺子就在木头里面,我只是把它解放出来而已”。光是木头,就需要他捡拾台风过后的漂流木,在没有台风的时候,他就需要顶着烈日,进山寻木。在山里做勺子,一呆就是一整天,炎热、孤独都没有让这位勺子哥退缩。

56.jpg

                                                        黄强与勺子的故事

     从一种熟知的生活中抽离,去转行做另一件事,需要很大的勇气。制作木勺,并不是一件赚钱的手艺,但对于黄强来说,做一个木勺匠人并不是为了要得到多少财富,而是要在专注于制作的过程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是他让勺子从生活用具变成了一个有情感的作品,在对木雕做减法的这个过程中,也是他对人生做减法。把多余的去掉,把想要的部分留下,结果才会更具魅力。

      黄强的勺子故事与我们国内很多玉雕、木雕、根雕大师的故事近似,更多偏向个人创作,基于特定的材料进行艺术创造,虽然产品模型可以进行三维扫描获得,后续可以逆向再加工,但基于材料造型、纹理色彩等特征的艺术个性却很难复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木作设计流程偏向个体或少数人,很难被后续工业化、数据化进行量产。

2、在上海造天坛—王震华的故事

      视频讲述的王震华从小在上海农村长大,隔壁住着一个木匠,他没事就喜欢跟在木匠屁股后面捡刨花玩。自幼爱好木作,中学学习古建筑修复,后因为恐高这份学习暂停了几十件之久,但幼小时候对各种鲁班锁似乎又有天赋异禀的理会能力,这份爱好在退休后的重新唤醒了王震华,于是他决定自学全榫卯结构,利用微缩营造法来还原建筑。

011.jpg

                                   王震华与他的微缩版祈年殿

   精益求精方成大事,制作祈年殿微缩模型,首先需要实地测绘。测量立柱的直径、高度,从木工、磨刀、设备调试等基本功,到梁思成的《清式营造则例》,再到最新版CAD设计软件,老王都是自学而来。

      仅仅关于刀的研究,老王就用了三年时间,从开始的3毫米到现在的1.5毫米,老王始终要求精益求精。甚至一次要做2000个零件,做到第1800个时刀磨断了,为了作品的完美,老王毅然决然把前面零件全部报废。

013.jpg

                                  3D打印技术在微缩版木作中起到关键的验证作用

       王震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精益求精源于内心深爱。在任何行业,只要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到极致,就能铸就精品、书写传奇。工匠精神,从来就不曾在这个时代消失,真正愿意践行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王震华老师的木作流程实际与常规流程一样,实地测绘描摹代替了市场调研,后续的模型设计、模型验证及结果呈现都与现代木作设计流程同出一辙,其产品最终输出的图纸成为最终组装的关键,因此现代的三维软件及成型工艺在现代的木作中举足轻重。

      这类木作设计流程与工作室、公司性质的木作开发流程一样,高度强调尺寸的精确性与批量制造的可行性,经过工艺制作验证过的微缩版木作,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已经完全具备量产的可行性了。


3、刘文辉:积木匠人,千年斗拱新传承。

        以将近不惑的年龄,考取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山西汉子刘文辉目前从事古建筑艺术微缩模型的制作以及传统文化木艺品的设计与研发。刘文辉迫切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将中国古建筑这一高于殿堂的艺术和文化,通过双手,融入寻常人之间,重新唤起大众对古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要做古建筑模型复原,并非易事。为了目前正在研发的第四代宋式斗拱积木,刘文辉特意从老家召集20多位木艺匠人,一起实现木头间的完美契合。一个零部件,三代做斗拱的老师傅反复修改几个月,仍然不被他接受。严苛的刘文辉决定自己动手,坚持还原宋史斗拱中本是柔曲外形的月梁,从重新设计到手工雕刻,就耗时费了两个月。而他觉得人生最大乐趣在于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追求最喜欢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220317154437.png

                                       刘文辉与他的微缩版木作斗拱作品

       建筑大师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一书指出,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而在时间推移中,现代建筑在生活场景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在传统建筑日渐式微的当下,如何将这项中华文化的瑰宝流传下去,成了建筑爱好者们竭力探索的难题。刘文辉的斗拱事业为传统匠人的传承铺就了一条可以持续前进的路。

         笔者拜访及参观过刘文辉的工作室,其设计流程与现代木作流程完全一致,从原始构想到草图、三维模型,后续到验证的样品及最终的成品,并最终生成各种符合设备加工的图纸,最为关键的与上述两位匠人不同的是他将其完全商业产业化,在线上线下都有一定的商业平台进行推广销售,刘文辉的木作在业内反响巨大。


偏向公司性质的木作设计流程


        公司的性质实质是进行了有效的社会分工,让各个工种各司其职并后续能通过商业能可持续循环劳作,各自得到相应的报酬与行业发展;产品在最早经历社会分工的时候,产品往往设计师烙印明显,乃至后期及至今,很多行业依旧保留设计师风格,诸如我们在看北欧家具,特别是椅子时,设计师的个人色彩十分浓厚,以至于后期如日本设计大师设计开发的很多椅子,也深深烙上个人的“签名“,在宜家的卖场里很多产品保留了设计师或工作室的署名权,而更多的公司则呈现设计师团队性质,如小米的产品及米家产业链的产品,虽然设计风格近似,设计师在里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此时已经是“匿名”性质了,似乎公司越大,设计师的“匿名”性质就越高。


89.jpg

                                   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被称为“椅匠中的椅匠”

       设计师风格与设计师团队风格从不违背,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讨论,但在微木工行业,设计师成为主导要素,个人痕迹愈加明显。即便成立木作公司,也较其他实体公司规模相差甚远,国内很多微木工公司偏向工作室性质,规模从几人到达几十人,过百团队的公司寥寥无几;国内如此,国外更是,超过10人设计团队的工作室屈指可数。

858.jpg

                                              台湾知音文创与他的音乐盒们

       上章提到的诸多实木家具公司,上规模的设计师团队也寥寥无几,反倒是复合材料应用为主的家具公司,因为高性价比及市场容量,出现了不少巨头及大体量的设计师研发机构;无论是大体量还是小体量的木作公司,都需要“五脏俱全”,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协作,不同设计师之间的协作,设计师与工艺师或工人的协作都成为整个设计流程的关键。

xc.jpg

                                  用香插讲述东方美学的“weis”品牌

       日本保留了较好的木作文化,在制作工艺上登峰造极,台湾的木作也有很好的氛围,上图的知音文创在木作方向以我们喜闻乐见的音乐盒作为细分行业的主赛道;近几年,我国的微木工文创在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刺激下,各种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本来设计,还有笔者同事魏杭帅老师创立的唯诗品牌,在香插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新锐设计师蔡银博创立的“原上城”木作品牌,在木作行业复刻了宫崎骏的设计风格,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与口碑。

ycs.jpg

                       以多头三轴数控为加工工艺基础的原上城的卡通木偶们

        企业性质的木作流程必须要考虑的是社会分工,不仅仅是工作性质的社会分工、代工,而且产品的行业赛道定义、产品风格定义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于设计师而言,打通现代木作设计的基本流程应该是常规动作,而让过程变成商业性质,打通整个运作环节,特别在商业销售环节,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事情。


小结:具体化、数据化、可复制化是现代木作设计开发的基础,这里并不是不鼓励类似传统匠人的艺术创作及师徒传承;而是对于设计师来说,批量及普惠是行业的使命,如何将艺术创作与工业化批量不为违和的有机结合应该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29/14/20854507_1010882127.shtml